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抗癌飲食要均衡 虛擬營養師幫你配菜單

2009-01-14
本報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癌症病人常迷信生機、素食或健康食品,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反因飲食不均導致營養不良,不利治癌療程。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推出的「華人癌症e學院」,病患和家屬可透過「營養補給班課程」,由虛擬營養師量身調配菜單。

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王正旭表示,根據近年服務過的癌症病友及家庭顯示,約有 1�3的癌病患者對營養知識求知若渴,甚至有飲食偏差觀念,像是「得到癌症後,不能吃肉,不然會把癌細胞養大」,或「為了撐過治療期,要多吃東西」,讓癌症病患常無所適從。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營養室主任王麗民表示,營養均衡不僅對一般人很重要,對癌症病人更是大事,因為營養狀況良好,病人身體才能儲備好能量,足以度過手術、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時的體力耗損。

事實上,癌症病人的飲食原則與一般人一樣,六大類食物即五穀根莖類、魚肉豆蛋類、油脂、蔬菜、水果及奶類等缺一不可,並沒有肉類不可吃的禁忌。

癌症病人常因腫瘤而問題影響食慾,例如胃癌、大腸癌,同時治療方式如手術、放射線及化學治療等也會影響病人的食慾及進食能力,造成病人體重減輕,抵抗力變弱。實際上,當病人攝取的食物不夠身體需要時,身體就會利用到原本儲存的脂肪、蛋白質當燃料消耗掉,體重也就因此而減輕。

因此,罹癌生病後,蛋白質、熱量反而需要增加;一般正常人每公斤體重每天應攝取1公克的蛋白質,但癌症病患每公斤需要 1.5公克的蛋白質,以利修補因手術、化療、放療而受傷的組織。

此外,由於手術、化療及放療都很消耗體力,所以癌症病患在治療期間應採高熱量飲食,約每公斤35卡(一般人是每公斤30卡),才有足夠的體力撐過治療時的難關,幫助恢復身體機能及免疫力。

癌症希望協會設立的「華人癌症 e學院」,病患可上協會網站,點選希望學習網,經由網路學習,與虛擬的營養師互動,不必出門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生理狀況(依體位、日常活動區分),自動計算出合適的攝取熱量及蛋白質,同時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設計個人化的早餐、午餐及晚餐菜單。

這套課程宛如家中有一位專屬營養師,模擬的菜單也十分豐富,不僅適合癌症病患,一般人也可透過線上即時就能換算出自己的攝食是否符合均衡,熱量及蛋白質是否足夠,享受健康豐盛的美食。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