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台博館 理性感性圓融

2008-10-01
本報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籌備於1908年,1915年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現台灣博物館)落成,現也為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但事實上總督府博物館籌備之初,並非為了傳遞知識或收藏博覽物,僅是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紀念館。

隱喻符碼 精心布置

1904年間日俄戰爭開打,兒玉源太郎奉命為日本滿州軍總參謀長,卸下台灣總督職務,後藤新平也隨其赴日;民間日人為紀念兩人對台建設,籌資興建紀念館,1912年確定設立紀念館後,規模氣派、內部擁有偌大空間的建築物則決定做為博物館使用,成為總督府博物館。

擁有紀念館與博物館兩種身分,讓台博館建築呈現既華麗又簡約的矛盾設計,門面採古典希臘式設計,灰白簡約、聳立梁柱傳達理性、知識印象;踏入館內,高聳至頂的華麗柱頭,金碧輝煌圓頂鑲嵌玻璃則是仿羅馬萬神殿,強調王權、權力。

台灣博物館表示,當時日本建築都有著「折衷」特性,不一定全然採羅馬、希臘或哥德式,交相混雜設計成仿古的歷史主義建築-—台博館希臘式門面加上羅馬式內在設計便是最佳的例證。由於最初興建是為了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完工後放置兩人雕像,館內更是處處有著隱晦的符碼暗語。

台博館最大特色莫過於大廳挑高圓頂鑲嵌玻璃,白天陽光灑落於廳堂營造華麗高貴美感,其圖案正是運用兒玉與後藤兩家家徽繪成。兒玉家為「竹葉龍膽」,即指玻璃盾牌圖樣下方有著五片竹葉包裹中央橘色繪成花朵樣貌,後藤家徽則是「藤花」,如穗帶般串起左右圖樣。

香蕉鳳梨 影響日人

除了圓頂鑲嵌玻璃,廳堂內壁燈燈座與牆壁中央銜接處,也分別雕飾著竹葉龍膽與藤花;館內除了紀念性雕塑暗喻,更融入台灣文化特色,圓型窗框的泥雕,正是刻著獨屬於台灣的香蕉、鳳梨,葡萄等水果,證明日人設計受到台灣本土化影響。

批著理性外衣,內在卻感性不過的台博館,與其說是矛盾的建築設計,不也恰恰反映了當時代殖民背景的複雜文化。

參觀資訊:

●台北市中正區100襄陽路2號 02-2382-2566

●周二至周日每日上午10:00起至下午5:00止,每周一、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逢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均照常開館。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