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溪洲部落 水泥叢林裡的原鄉

2008-10-01
本報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踩著羊腸小徑找尋部落蹤跡,穿越幽暗竹林進入溪洲部落;三五成群的聊天歡笑,取代都市冷漠穿梭人潮,忽而體會何謂「柳暗花明又一村」,原來都市的桃花源,就在溪洲部落。

35年前,阿美族人Icang(張英雄)在台北新店溪河畔,找到一塊近似於原鄉花蓮的荒地,胼手胝足就地開墾;如今,部落已達40戶、160多人,造就獨樹一幟的都市部落景致。

都市打拚 當做原鄉

白手起家的張英雄與多數族人相同,在花東原鄉苦無發展,決心到大城市打拚,體格高壯族人往往成為建築工人首選,阿美族人大多擔任模板工,參與過台灣大大小小的都市建設,包括北二高、高鐵都有他們的足跡。

某日原先居住中和的張英雄散步至碧潭,河畔荒地一如原鄉景致,促使他依循部落生活方式,開始墾地種菜、養雞養鴨,讓放學經過的兒子張慶豐帶些雞、鴨回家「加菜」,也替家裡省下一筆開銷。

張英雄是溪洲部落拓墾之端,原本只是種菜養牲口,附近漢人鄰居建議他乾脆搭個屋子就此長住,隨著墾地拓寬,他陸續找親戚一同居住,彼此互相照應。

早年困苦的生活是多數族人寫照,從部落到城市每個人都得靠自己,也讓群居族人不論有無血緣關係依舊團結相惜。

溪洲部落也從一戶擴增成7戶,再增多至14戶、34戶,全盛時期曾達54戶;但民國86年一場大火將部落燒個精光,只剩4戶,重建後至今維持穩定40戶規模。

晚上8點,在都市中是飯後自家時光,在部落中街頭巷尾卻熱鬧非凡;小孩們追逐跑跳、大人們三五群聚,老人家也自成一桌,不論男女老少或站或坐都在街邊閒磕牙。

公共空間 凝聚感情

習慣群體而居的阿美族人,到了都市依舊維持部落習性。溪洲阿美族文化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慶豐說,每天下了班,族人就是得一起吃飯、聊天或是唱歌,每晚至少都有6、7攤熱鬧聚會,而「Badaosi」就是體現原民群居最佳映證。

阿美族語「Badaosi」意旨公共空間,都市社區公共空間泛指交誼廳、樓梯間等硬體設備;在原民生活中Badaosi卻是「由內向外」實踐,因為有群聚聊天需求,從而成就特殊Badaosi建築空間。

民國86年大火燒掉木造屋後,重建的水泥屋依舊維持族人Badaosi空間特色,仔細觀察每一戶人家,清一色有著加長、突出的屋簷,一方面作為遮陽功用,另一面就是提供鄰居來家裡閒聊談天的公共空間。

在部落中,兩個巷弄交叉的L型屋舍是最熱鬧的Badaosi,雜貨店旁的半開放空間,屋簷下總是涼爽宜人,不論哪個時刻永遠聚集來來往往族人。

爭議落幕 協同住宅

原民未發展出漢人的土地私有制度,溪洲部落開墾近30年歲月,最終仍未取得土地所有權狀;民國95年曾因佔用政府防洪行水區土地,一度面臨拆遷危機。幸好透過學界介入、成功說服新北市政府,引進日本「協同式住宅」概念;未來溪洲部落仍有居住權,僅是全村遷至鄰近部落50米的高地。

協同住宅意旨讓居民參與設計,而不再像過去強迫原民住進已建好公寓大樓,破壞原民居住習性;台大城鄉所花近兩年時間,訪談族人對於未來房屋設計需求,親自參與設計也增加族人打造房舍的成就感。

落腳都市 重現文化

台大城鄉所碩士生于欣可提到訪問族人過程,得到不僅是設計概念,更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在漢文化中家代表堡壘、個人的私領域,公共與私人空間更是涇渭分明;但原民設計時往往以「部落」為優先考量,除了公共、私人之分,還有一塊半公共「灰色地帶」,是族人專為彼此留下的共同空間。樂於分享,讓族人總是緊密相依。

過去他們離鄉打拚,現在他們終於得以在都市落腳;未來一旦協同計畫成功,重建的不只是溪洲部落,而是完整再現原民居住文化,更可望成為原住民在都市中的模範住宅。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