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茶館進化論

2008-10-01
本報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池宗憲愛茶,為茶蒐羅所有茶經故事,專研與茶相關的文化、器皿,上山下海、兩岸往來尋茶。他一聽,要談茶館美學空間的演進,當下認為,非得先「斷代分野」不可,文人個性可見一二。

池宗憲說,台灣有「茶藝館」這三字,起源於70年代初期台北市農安街的一家「茶藝館」(店名),當時,這家店走傳統中國風,上海紅木、旗袍女,開啟傳統中國味的茶館風。

當然,在此之前,台灣也有茶。從最早的茶店仔,到台北市西門町幾張涼椅,多半是農民、文藝界人士喝茶閒聊之所,談不上美,但人人都可以詩情畫意一番;之後,陸續開啟中國功夫茶館。

直到現為市定古蹟的紫藤廬出現,茶館風貌再變。當時,這裡是棟日式建築,加上集結不少黨外人士、詩人、作家,茶館自然展現文風,池宗憲回憶,當時在自立晚報上班,採訪紫藤廬的開幕新聞,對於它帶來的新茶館風格,印象深刻。

70年代鄉土文學興起,撩撥起文人雅士對於農村的回憶,鄉土風的茶館也陸續出現;經濟起飛,也帶動茶藝聯誼會從南到北的大串聯。

印象中的鄉土風茶館,如台大公館的東坡居,不失農村味的簑衣、打穀機,甚至任鳥兒在館裡飛,吸引懷古念舊的品茶客;台北市東豐街地下室也有茶館鋪陳出小橋流水、打造亭台樓閣,在大樓裡虛擬出過去傳統農村的樣貌。

●達人對焦

池宗憲 品茗、說茶都神準

出身於台灣茶街貴陽街,池宗憲一生,似乎註定與「茶」難分難解。認識他的人都說,他喝茶神準;說起茶,各種知識信手拈來,歷史年代、字句皆有考據,絲毫不見馬虎。

曾經是媒體人,見證台灣茶的極盛期;文人茶聚,透過品茗暢談古今。如今,是專業的品茶人,寫書論茶,絕對權威。

極盛期▼藝術生活新態度

70至80年代,台灣茶館蓬勃發展,從最早的傳統中國風,到日式文人風、走回鄉土風格,接著,業者將各種可與「茶」相匹配的藝術文化,全都納入,光台北,就有百來家茶館。

池宗憲說,茶館的極盛期,就像今天的咖啡館,各種美學氛圍、創意百花齊放。茶館進駐一級商圈,像是台北市仁愛路的名人巷、華視對面、頂好商圈大樓內;走進茶館的人,則分為2類,1是藝文或傳播圈,2是新富階級;茶館不只喝茶,也在傳遞美學氛圍,從茶到壺到賞石、玩陶或水墨畫,甚至論命、談藝術、欣賞音樂。

茶館裡,飄散著茶香,四目望去,皆是藝術品高掛或陳列,現場演奏著古箏或琵琶。品茶,也品藝術、品生活、品一種新的態度。

池宗憲說,當年的茶館,可與咖啡館相抗衡,店開在精華區,動輒一整層的品茶空間,消磨不少文人夢。

跨界期▼帶動居家裝潢風

80年代後期,聯誼會發展興盛,茶館風格也走向古典與現代的跨界。

池宗憲說,當時在台北松山機場附近就有2、3家知名茶館,古眠床變身檯燈,古木雕窗櫺成了現代畫作,「藝術」不再只是斗笠裡跑出燈泡,而是注入更多美學與創意,古今跨界,甚至引動居家裝潢的風格。

池宗憲認為,茶館不只提供品茶與藝術,也改變生活與思維,當時居家裝潢很流行設間「茶室」,或是日本的和式,或採用數大的本土原木桌,將喝茶的文化帶進家門。

不只在居家出現轉折與改變。隨著台灣陶藝家展露頭角,MIT的陶壺、茶具也走進茶館,或展出或提供品茗,茶館體現另一種美學態度,台灣陶或各種窯燒作品,多少都要與茶藝結合,同步帶動另類經濟價值。

茶館愈來愈有規模,美學氛圍也愈多變,影響居家裝潢、帶動本土陶藝,但也因此,茶客開始思索,是為喝茶、還是茶器?抑或享受氣氛?當居家也有茶室,茶館若無法提供新的文化或特色,就會漸失魅力,一股汰弱留強的茶館革命,自此展開。

特色期▼小而專主題平台

特色茶館逐漸轉型,附加娛樂、流動的美學這類元素逐漸消失。池宗憲說,當時時興單一特色的「主題茶館」,像是與茶農結合,或成為藝術中心的平台,逸仙路一帶甚至開始出現「茶餐」。

池宗憲說,台北市忠孝東路盛極一時的清香齋,可為此期代表。茶館內舉辦人文講座,形成一種「書院」的概念,教易經、書法、藝術概論,將茶的美學轉換為內涵的提升,也逐漸成為小眾的平台。

但此時,茶館與咖啡館互為消長,好地段的茶館,漸被咖啡館取代。

茶館的美學,就此留在小眾,但影響卻至深至遠。

現代期▼隱知識深度體現

茶館留住了真正的愛茶人,茶藝活動也讓台灣茶大提升,懂得喝茶的人,開始學習更深層的品茶文化。

池宗憲觀察,此時,如何擺茶席、如何穿著、茶具擺設,開啟茶的另一種休閒活動,也形成各種教育平台。有些茶館專心賣好茶,裝潢極簡,不設座、只教茶賣茶;有些茶館融入視覺與裝置藝術,喝茶的體感,元素愈來愈複雜,品茗,成為精緻生活的展現。

今日茶館,是所有藝術的匯集。從好茶到背後知識的傳遞、壺與杯的搭配,是各種美學的匯聚。池宗憲說,喝茶的底蘊,牽動著許許多多的「隱知識」。

池宗憲認為,現代喝茶,更有趣。就音樂來說,已非獨厚中樂,可以是南管、崑曲或更多元多變的曲風;一杯茶的感動,回歸到味蕾,從此開展,牽動著各個感知,感動愈深、享受更大。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