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鍾佳濱召開國際醫療與新南向政策公聽會

2017-06-12
立法院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立法院提供)
(立法院提供)

立法委員鍾佳濱與台灣公民與醫師協會,日前召開國際醫療與新南向政策公聽會,立法院新南向國會交流促進會的執行長鍾佳濱委員表示,本次為醫療產業新南向系列的第一場公聽會,希望能夠在本次會議定下未來討論議題的細項。

台灣對各類醫事人力之培育,採取管制措施,在醫界共識下,西醫師每年以培育1,300名醫學生為原則。目前我國醫院現場通常是透過接受專科醫師訓的醫學系畢業生來擔任住院醫師,而106年度各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容額為1,776名,每年培育的醫學生相較之下不足以滿足這個數額,甚至接下來受僱醫師納入勞基法後,估計將出現約2,092人的缺口,該如何在落實分級醫療給付制度前,解決目前台灣面臨的問題?

鍾佳濱委員舉馬來西亞為例,其醫療體系可分為公立及私立的醫療機構,公立醫療機構的醫師薪資較低,馬來西亞政府為了繼續維持在政府醫院服務的醫師人數,要求學生在醫學系實習畢業後須至政府醫院服務兩年,才能接受專科醫師訓練,但每年政府醫院提供的服務名額有限,部分學生無法順利進入政府醫院服務。馬國政府也深諳此情況,故承認大英國協國家的專科醫師訓練,讓醫學系畢業生可以在他國接受專科醫師訓練。

鍾佳濱委員指出,透過我國充沛的醫學教育能量,招收新南向各國的合格醫師或是通過台灣的能力測驗的醫師來台接受專科醫師訓練,藉這些來自新南向各國高素質的人才,補足目前我國專科醫師訓練的容額,而這些醫師結束訓練後,將返回其母國執業,故無衝擊我國就業市場之虞,也不會產生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波波」問題。

再者,護理及長照相關科系若能向東協各國招生,招收15歲左右的青少年來台就讀護理及長照相關科系之專科學校,甚至透過娘家外交,吸引外籍配偶原生國的親屬,即新台灣之子位於東協各國的堂表親,來台接受護理及長照之專業教育,並於在學期間參與建教合作的方案,到學校事先媒合、搭配的實習醫院或照顧機構,作為照顧輔助人員。我國目前的外籍看護人員,只有受過40小時的訓練,相信東協來台的學生,因為華語學習力強並有更多時間的接受教育訓練,將能作為優秀的照顧輔助人力,補充我國人才的缺口。

人才培育的部分,鍾佳濱委員希望藉此帶動相關醫材產業及國民外交的目的,把台灣的影響力帶到新南向國家。除此之外,我國相較於東南亞各國,醫療品質十分具有競爭力,依據衛福部105年之研究計畫調查發現,許多東南亞國家對於國際醫療皆具備高度成熟市場條件,其國人接受度高,且先南向國家中,許多國家之醫療產業發展深具潛力,例如馬來西亞之醫療支出佔其GDP3.1%、印尼佔3.6%、緬甸則佔1.8%,仍有相當之成長空間。而台灣與東協國家地理位置接近,飛行時間較短,台灣優良的醫療品質、細緻的醫療服務並具有先進的設備儀器等等,都是我國醫療產業之優勢,應藉此將東南亞地區視為我國推展國際醫療之主要目標市場。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