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全球央行政策轉鷹派?投資人宜注意三大疑點

2017-06-22
經濟日報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圖/聯合新聞網)
(圖/聯合新聞網)

金融時報報導,本周紐西蘭和挪威央行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勢必引起金融市場格外關注,一般預料兩國央行都不會調整基準利率,但若會議聲明流露出任何偏鷹派的跡象,都會加深全球央行決策者準備終止多年寬鬆政策的印象。

美國聯準會(Fed)已經踏上升息之路,過去一年半來四度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央行則一直按兵不動。

但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布里茲(Roger Blitz)21日撰文指出,情況不再是如此,全球經濟成長升溫已導致十國集團(G10)貨幣對美元挺升,歐元、丹麥克朗、澳幣今年來升值幅度少說也有5.5%。最近挪威公布強勁的經濟數據,和澳洲準備銀行官員發表樂觀評論,也為緊縮貨幣政策提供支持。

野村分析師岡卡夫表示,世界各國央行明白,超寬鬆貨幣政策已實施太久,不滿之聲日益升高,現在是該採取較鷹派立場、逐步從市場收回過剩流動性的時候了。他認為,未來回顧歷史可能發現,此刻是重大的「轉捩點」。

就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國家而論,加拿大央行(BoC)可能第一個改弦易轍。BoC兩位高階官員日前同聲呼籲,市場應為升息展望做好準備。加幣隨之勁升到三個半月來最高。

上周英國央行(BoE)官員的貨幣決策分歧,也讓分析師嗅到整個決策風向轉變的氣息。

就連之前一再對結束負利率呼聲置若罔聞的瑞典央行,可能也會開始認真考慮,畢竟瑞典經濟強勁,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保持在3%上下,而非傳統貨幣政策已增添不確定性,並留下一些後遺症。

話雖如此,布里茲指出,基於三個理由,投資人仍應對全球央行轉鷹派的展望存疑。

一,通膨率仍偏低,未落在央行訂定的目標區間範圍內。從長期公債殖利率依然低迷可見一斑。Neuberger Berman基金經理人蘭奇歐尼說:「各地的通膨率仍未達標。」

二,更廣泛、有意義的政策正常化,需有歐洲央行(ECB)和日本銀行(BOJ)參與其事。但目前為止,ECB和日銀仍不見(或罕見)鬆口要結束貨幣寬鬆。

三,BoE鷹派言論不宜被納為評估全球央行政策展望的考量因素。自從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後,英鎊持續貶值,比通膨復熾預期更加考驗著BoE的容忍度。在政治不確定性、經濟數據與工資疲弱之際,決策官員可能藉發表鷹派談話支撐英鎊。

英鎊先是升值,但隨後又因BoE總裁卡尼說緊縮貨幣政策「時機未到」,再度回軟。

不過,這三個存疑的理由未必經得起時間考驗。瑞銀總體經濟策略師康托普洛斯認為,此刻央行沒有必要提高利率,「但他們選擇這麼做,是為了讓貨幣政策正常化」。

布里茲預期,ECB若釋出更強烈的緊縮政策訊息,可能就是瑞典、挪威等國央行等待出手的訊號,或許9月前還不會發生,但歐元和北歐各國貨幣第4季可望升值。

主要貨幣中,唯獨日圓可能持續走軟。摩根大通分析師群預測,日銀政策正常化「還要等到多年以後」。

SEB首席分析師博格奎斯特,投資人已耐心等候央行調整政策多時,一旦央行開始行動,必是循序漸進。他說,低利率環境既已變成常態,投資組合也已大幅膨脹,縮減寬鬆政策的步調不會太急,「貨幣政策仍會維持相當寬鬆到多年以後」,「利率會升高,但仍會停留在相當低的水平」。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