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援外醫事訓練 台灣讓友邦百姓有感

2018-04-12
自由時報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自由時報訊)我國推動醫療外交,「人員訓練」是重要一環。國合會今年與十四家醫院及一所學校合作,提供十二國「友好國家醫事人員訓練」。

三月底時甫有一批醫事人員抵台,十四人來自宏都拉斯、薩爾瓦多、貝里斯、帛琉、吉里巴斯、吐瓦魯與索羅門群島等七國,分別到台灣多家醫院,接受為期一到三個月的專業訓練。 

在馬偕醫院參訓的吉里巴斯婦產科醫生Ioanna Beiatau已是第三次來台,她曾到台中參加替代療法研討會,也曾陪伴自身轉介的癌症病患來台治療。Ioanna這次主動申請來台,盼拓展婦科醫學知識,尤其是複合性和單一癌症成因與療程。 Ioanna說,這份計畫相當適合吉里巴斯,因其核心在於「建立連結」與「實地觀察」;她說,三個月訓練結束回國後,她能夠持續與督導醫師透過信件來回對話、諮詢問題,就是重要的連結。因以吉里巴斯的醫療水準而言,孤立並不好,當其他地方有更多更好的療法時,透過既有連結或轉介,就能使病患獲得治療,「我不能看著我們的病人死去」。 來自貝里斯的血液透析護理師Kathy Blandford與Lenisha Sabal則對於台灣充滿感謝與熱情。

年近五十的Kathy是貝里斯資深護理師,她是第一次來台;Kathy說,這樣的計畫不只能學習技術,她們也能獲得資格認定,計畫中也包含返國的承諾,當她們回到貝里斯,就會將學習成果帶回去,成為其他護理師的老師。 Kathy與Lenisha受訪時,早從二○一三年便率團赴貝里斯進行研究的亞東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彭渝森也特別陪同,三人的互動充滿歡樂笑聲,Kathy說:「我們就像一家人。」 近年國合會與友邦政府合作,結合台灣醫院力量,將「點」的醫療服務,拓展轉型為「面」的主題式公衛醫療專案,協助友邦建構健全醫療體系。國合會秘書長項恬毅說,這是台灣經驗習得後設計出具永續效果的援外模式,「讓老百姓真正有感」。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