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印尼受災 台灣官方及民間援助不斷湧入印尼

2018-10-08
中央社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中央社訊)「謝謝你,台灣」印尼中蘇拉威西省巴路市受到海嘯及地震重創,許多人無家可歸,棲身在佛教收容所。來自台灣的援助物資陸續抵達,災民內心滿是感謝。
    記者在4日挺進重災區巴路市,巴路市災後滿目瘡痍,數以千計的建築物倒塌,多條道路斷裂,許多民眾無家可歸。
    除了軍方、醫院及當地政府辦公室臨時搭建庇護所所收容災民,記者前往當地佛寺卡魯納(Vihara Karuna Dipa)設立的收容所。
    卡魯納寺和慈濟印尼分會合作,寺廟充當災民收容所,提供飲用水、飯菜麵食給前來避難的災民們。
    此外,慈濟印尼分會更號召來自雅加達等地的醫生、護理師進駐當地,每天為受傷、病痛的災民提供醫療照護。
    有一天晚上9點,一對災民夫妻帶著哭鬧不停的生病幼兒前來庇護所看診,正在吃晚餐的醫生立刻放下手中碗筷,拿起裝備替幼童看診。
    庇護所內床位有限,有些災民乾脆到戶外鋪墊子睡,雖然蚊子叮咬,但在庇護所周邊,就是一個讓災民可以安心睡覺的地方。
    慈濟印尼分會幹部蘇貝提(Subektti)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他此行來巴路帶來一些醫生,替當地有需要的災民提供醫療照護。慈濟印尼分會在巴路共有2個團隊,一個是常駐當地的團隊,另一個是前往當地各收容所、照顧災民的行動團隊。
    慈濟印尼分會也在佛寺內設立「公共廚房」,提供食物給災民食用。
    「不管災民的宗教、種族是什麼,他們都是需要幫助的人」他說,包括他在內的慈善團體秉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論災民來自何方,這裡就是他們的避風港。
    被問到在交通斷絕、當地物資匱乏的困境下,庇護所如何輸入援助物資,蘇貝提說,災難發生時,他們迅速動員雅加達和印尼各地的會員,用卡車車隊載送一批批的物資到巴路的收容所,過程相當艱辛。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這次遭遇天災重創,許多國際救援團隊挺進巴路災區,協助救災。
    像是從德國前往巴路市協助救災的「國際搜救」(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他們的團隊搭乘貨機,帶著15、16噸的設備用來淨化水,還攜帶發電設備,讓髒水變成飲用水,這是他們前往巴路的任務。
    新加坡、韓國、日本、英國都已派送大型運輸機,協助印尼運送救援物品。
    印尼外交部次長法希爾(Abdurrahman Mohammad Fachir)表示,目前共有25個國家、4個外國組織提供協助。在援助印尼天災的國家中,台灣不缺席,用愛心和行動,幫助長久的東南亞老朋友-印尼。
    總統蔡英文日前在臉書貼文表示,「台灣有為數眾多的印尼籍移工,對於朋友遭逢強震海嘯的災害,我們感同身受」。
    總統指出,台灣已經盤點整合各部會的資源,並且和民間社會合作,在物資和人力上提供人道救援所需,希望能在災害時,讓印尼人民及身在台灣的移工朋友,感受到台灣人民的溫暖關懷,「願印尼平安!」
    外交部日前表示,基於人道關懷及台印尼雙方友好關係,政府決定捐贈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10萬元)做為賑災,並將由衛福部開設捐款專戶,同步整合政府及民間力量籌集災民所需物資,及時運抵災區,供印尼政府運用以提供災民實際需求。
    此外,慈濟花蓮本會及慈濟印尼分會已啟動救災關懷機制。在重災區巴路市,印尼慈濟志工3日陸續抵達,進行救災規劃與醫療服務,並提供來自台灣一萬件毛毯、8.4噸香積飯的救災物資,救災物資已於4日中午時間抵達雅加達。
    不僅台灣的官方及民間團體關心印尼災情,在印尼深耕經營的印尼台商總會、及印尼台商組成的慈善團體三輪慈善基金會在災難發生後立即發起募款賑災活動,印尼各地台商、僑胞踴躍參與,截止今日,共已募得20億印尼盾(約新台幣420萬元),用來協助災民度過難關。
    三輪慈善基金會幹部鐘文燐昨天率員從雅加達出發、飛抵往南蘇拉維西省的首府錫江市(Makassar),再轉機到靠近災區的馬穆朱縣(Mamuju)。
    鐘文燐表示,他們和當地民眾蒐集救援物資包括:嬰兒食品、兒童衣服、尿布、帳篷等,隨即前往災區協助災民。
    他觀察,馬穆朱縣的災民休息區中,從災區出來的大部份是女人和小孩,男人則留下來,尋找親人,投入重建工作。
    「Terima Kasih Taiwan(謝謝你,台灣)!」不論是巴路佛寺收容所還是馬穆朱縣的災民都知道,就在自家遭受無情天災蹂躪時,來自台灣的愛心和援助正源源不絕送往災區。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