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南太慶典必備烤豬 技術團助友邦飼養

2019-02-11
中央社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中央社訊)農曆豬年到來,談到豬肉,不僅台灣人喜歡吃,豬肉也深受南太友邦民眾的喜愛;不少南太島國還有「無豬不成宴」的文化,重要節慶活動絕不能缺少烤全豬等佳餚。
「所有慶典都必須有烤全豬」,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駐吉里巴斯技術團團長李靖宇表示,養豬在吉國是社區文化,「家家戶戶養著大家用,連總統及部長都有自己的豬在家養著」。
技術團指出,在吉國,婚喪喜慶、過年過節、政府部門宴會等,通常需要準備1、2隻烤全豬招待賓客。為因應當地對豬肉的需求,國合會執行吉里巴斯養豬計畫,強化吉國種豬繁殖技術,並提升肉豬飼養管理技術。
馬紹爾民眾也喜歡吃豬肉,國合會駐馬紹爾技術團團長林彥仁接受中央社記者越洋採訪時表示,豬肉是當地民眾喜歡的肉品,許多大型餐會中都看得到豬肉作成的佳餚,「豬肉是展現主人誠意很重要的食物」。
林彥仁指出,為協助提升馬國的養豬產業,技術團在團本部設有豬場,培育仔豬。相較於當地傳統豬隻,技術團用圈養的方式養豬,培育出來的豬,肉質較軟、口感較佳,在當地很受歡迎。
馬紹爾群島畜牧計畫推動以來,技術團養的豬成為「豬肉外交」的主角。林彥仁說,不僅中華民國駐馬紹爾大使館舉辦國慶酒會時,會有由技術團提供豬隻做成的烤豬,不少馬國當地政要舉辦餐會時,也會向大使館表達希望獲得技術團培育的豬來做餐點。
在索羅門群島,豬肉同樣也是重要慶典不可缺少的佳餚。國合會駐索羅門群島技術團團長薛烜坪表示,在索國通常有慶典時,都會宰殺豬隻,可說是「無豬不成宴」;此外,在索羅門群島的一個省份,一旦有衝突要化解,就需要獻祭,「這時候便是宰殺豬隻的時刻」。
薛烜坪指出,索羅門養豬計畫源自索國政府希望台灣協助恢復當地的養豬產業,技術團目前已同步在位於首都的團部與外島分站成立養豬中心,每年產出超過2000頭仔豬,部分供應農民飼養。
為了改善當地養豬產業,薛烜坪表示,技術團輔導農戶改變露天綁豬的育養方式,興建較經濟但符合商業飼養的豬舍及飼料倉庫。有趣的是,有些農戶發現,有水泥地板、遮陽通風、清掃整潔的豬舍環境甚至比住家好,「還曾見過農民睡在豬欄裡面」。
另外,技術團也有替代役男協助推動計畫。薛烜坪說,替代役男在海外服役期間,有機會實際操作過去在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包括剪乳齒、清洗母豬陰道、閹公豬等,甚至是手術或屠宰,「我們都笑說這計畫是役男轉大人最好的禮物」。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