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布拉格劇場設計展台灣學生館 把海產店搬到歐洲

2019-03-22
中央社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台灣技術劇場協會6月將率團參加「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其中學生館以江妍瑩、魏以安的作品「試衣間」為代表,將展現台灣味濃厚的海產店場景。(中央社提供)
台灣技術劇場協會6月將率團參加「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其中學生館以江妍瑩、魏以安的作品「試衣間」為代表,將展現台灣味濃厚的海產店場景。(中央社提供)
(中央社訊)台灣技術劇場協會6月將率團參加「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其中學生館以江妍瑩、魏以安的作品「試衣間」為代表,把海產店場景搬到布拉格。
「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被譽為劇場技術界的奧林匹克,各國的國家館與學生館依照大會主題,展示相關劇場作品,或以劇場設計概念打造新作品,呈現該國的代表性文化。
本屆學生館主題為「想像力」(Imagination),台灣技術劇場協會透過徵件評選,從24組作品選中「試衣間」,是由江妍瑩、魏以安運用陳弘洋劇作「再約」設計的沉浸式劇場作品。作品讓觀眾藉由換裝與角色扮演,體驗設計師如何將文字轉換成舞台場景的創意過程。
負責「試衣間」互動體驗設計的江妍瑩,主修敘事空間設計,現任設計公司美術設計。負責空間設計的魏以安,就讀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碩士班,並任職於建築設計事務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主任王世信,則擔任策展團隊的技術顧問。
「試衣間」在展場四周設置6個試衣間,裡頭各別掛著「再約」劇中不同角色的衣服,觀眾將戴耳機在試衣間換上角色服裝。過程中,劇中角色透過耳機向體驗者訴說角色故事。換裝後,體驗者將會從試衣間另一端,進入海產店場景中,並依照指示完成指定任務。
「試衣間」設計團隊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想像力是劇場工作必備的元素,將文字轉化為實體,是設計工作不可或缺的過程。但「想像」是抽象的概念,他們想藉由試衣間,將概念轉換成體驗。王世信說,換裝過程也是模擬劇場設計師習慣在不同團隊、劇本間快速轉換思路的模式。
作品的海產店場景台灣味濃厚,卻也是西方人陌生的場所。江妍瑩認為,這一份「陌生」其實特別適合想像力發揮。王世信補充,儘管「試衣間」運用的劇作「再約」在人物與場景都有強烈的地域色彩,但角色遭遇之事也具普世元素,外國觀眾也不難理解。
「試衣間」需將「想像」的抽象過程,在5公尺見方的空間與30分鐘的體驗時間內,化為具體的場景與體驗。
江妍瑩指出,最困難的是在有限時間讓體驗者快速了解資訊,同時給予足夠空間讓他們進入角色。為此,團隊還做了兩次盲測,發現部分指示的表達方式,讓一般觀眾不易理解,因此花了很多功夫,不斷來回修改。
對設計空間的魏以安而言,在5公尺見方的空間設計沉浸式體驗是另一項挑戰。沉浸式體驗需要空間引導觀眾進入情境,「這次需要讓觀眾快速轉換心情,如何不讓過程太突兀,在設計空間與流程上花了很多心思」。
設計團隊希望在最小的空間與時間,讓觀眾明瞭自身經歷的變化。例如替試衣間的兩端出入口設計不同的門簾,體驗者步入試衣間時,拉開的是象徵劇場布幕的布簾,由出口進入海產店場景時,拉開的則是海產店常見的塑膠拉門,藉此讓觀眾快速進入情境。
「試衣間」將於6月在布拉格展出,台灣技術劇場協會則從3月22日起,在台北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搶先首展,展期至3月31日,開放民眾免費入場。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