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隱私權受矚 牽動人工智慧消費產品發展

2019-09-14
中央社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中央社訊)資策會表示,隱私權議題將對人工智慧消費性產品市場發展造成影響,若國際大廠針對消費者的隱私權保障存在漏洞,將降低一般消費者對智慧化產品的信任與採購意願。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觀察,智慧科技應用與消費者隱私權界線之間衝突,已經浮上檯面,各國的隱私權法規,逐漸朝著嚴格方向制定發展,也導致許多人工智慧(AI)產品開發廠商,態度觀望。

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葉貞秀表示,隱私權議題將對人工智慧消費性產品市場發展造成影響,台灣廠商雖以硬體開發設計為主,但仍需持續觀察歐洲市場的擴展受限,是否影響台灣廠商訂單。

葉貞秀指出,一般家用監控攝影機,可依照客戶要求的儲存期限刪除,但具備事件偵測與辨識等人工智慧功能,對於資料蒐集的需求較高,若國際大廠針對消費者的隱私權保障存在漏洞,將降低一般消費者對智慧化產品的信任與採購意願。

為保障消費者隱私,MIC指出,歐盟在2018年實施一般資料保護法(GDPR),限制企業使用歐盟居民個人資料的範疇,美國加州隱私權法(CCPA)也將在2020年實施,消費者將有權得知企業所搜集的個人資訊、刪除資訊,同時了解個人資訊是否被出售或洩漏等。

葉貞秀認為,國際大廠雖然期望盡可能蒐集更多的消費者數據以升級服務,不過消費者意識抬頭,未來不經同意即運用使用者資料、甚至提供第三方使用的做法,將為未來人工智慧消費性產品與市場發展埋下隱患。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