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晚期肝癌治療大突破 全球研究總主持人來自台灣

2019-12-03
中央社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日前在新加坡舉行亞洲年會,
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院長鄭安理(圖)發
表一項關於晚期肝癌治療的重大成果,第一線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延病人存活期,是暌違11年來重大突破。(中央社提供)
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日前在新加坡舉行亞洲年會, 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院長鄭安理(圖)發 表一項關於晚期肝癌治療的重大成果,第一線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延病人存活期,是暌違11年來重大突破。(中央社提供)

(中央社訊)一項晚期肝癌研究發現,第一線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延病人存活期,是暌違11年來重大突破。該研究全球總主持人是台灣肝癌權威鄭安理,讓國際看見台灣之光。

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日前在新加坡舉行亞洲年會,期間有一項關於晚期肝癌治療的重大成果發表,由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院長鄭安理發表,引起國際專家學者高度矚目。當天會場座無虛席,旁聽者甚至得在場外聆聽。

肝癌是國際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台灣、中國及日本等亞洲國家的發生率較高。根據國民健康署105年的癌症登記報告,肝癌發生率的排名在男性為第2、女性為第5;死亡率的排名也是排名第2。當年有超過萬例新發個案,且有超過8000人死於肝癌。

鄭安理日前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在台灣,有約1/3肝癌患者是初診斷即無法接受手術等局部治療的病人,治療手段相對受限,目前有標靶藥物索拉非尼(Sorafenib)可用,且索拉非尼相較於過去也是重大突破,但反應率較低及副作用較強是瓶頸,醫界在過去多年來持續不斷研究、試圖挑戰索拉非尼,但都失敗告終。

暌違11年,現在終於傳來好消息。鄭安理表示,一項臨床研究顯示,在第一線使用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結合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合併治療,可明顯提高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整體存活期和無疾病惡化存活期。

鄭安理說,這是11年來首度有研究數據顯示,治療成果贏過索拉非尼,且贏得很明顯,可減少死亡率42%,儘管整體存活期的中位數還沒出爐,顯示有超過一半的用藥者仍存活;相較於索拉非尼的整體存活期中位數為13.2個月,新的治療組合「跑到看不到車尾燈」。

此研究結果獲得國際重視,鄭安理表示,這是免疫治療首度站上晚期肝癌治療的第一線用藥,且副作用低,待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可望改寫國際肝癌治療指引,給病人帶來生機。

鄭安理長年投入肝癌治療研究,過去索拉非尼問世時,他也扮演要角,如今又是新的合併療法的全球總主持人,讓台灣學術力量持續在國際發揚光大。

鄭安理說,台灣過去肝臟研究成果傲視國際,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肝病權威宋瑞樓、陳定信等人打下的基礎下投入肝癌研究,因為台灣有好的學術環境和醫療技術,讓國際對台灣「另眼相看」。也許他們在地圖上找不到台灣在哪,但聽到台灣都很尊重。

鄭安理舉例,近日到國外開會,每個國家的代表都僅有1人,但唯獨台灣有2名代表,大家也認為「理所當然」,因為台灣的成績有目共睹。此外,台灣用國家政策力量消滅C型肝炎,投注大量經費減輕民眾負擔,也讓許多國際專家「嚇一跳」,這是台灣的驕傲,不是特別有錢,但相當重視民眾健康。

台灣的肝癌發生多與B肝、C肝有關;鄭安理說,B型肝炎因疫苗政策已經明顯得到控制,加上C肝有很好的藥物治療,預期30年後,台灣的肝癌發生率應會下降很多,但肝癌研究和治療的突破,仍是當前的重大議題。

鄭安理也說,隨醫藥科技發展,新藥的高價是無法迴避的議題,但不能因擔心高價而停止研發的腳步,且健保相關制度也應有理性討論空間。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