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全球首次 解開飢渴的大腦機制

2019-12-23
自由時報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自由時報訊)廿六歲的印度女孩芭雅希來台攻讀博士學位,加入中研院學者林書葦團隊,團隊全球首次發現飢餓和口渴的大腦機制,將有助於了解憂鬱症、厭食症等動機系統相關疾病。

芭雅希當初捨棄德國就讀機會而選擇台灣,她說,台灣有很好的學術研究環境,會推薦更多印度朋友來台灣做研究。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林書葦與中研院國際研究生學程博士生芭雅希組成跨國團隊,首次發現神經傳導物質leucokinin的功能,可以調控果蠅覓食覓水行為,本月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

林書葦指出,人感到口渴和飢餓時,腦中會形成驅動力讓我們想去找水喝或吃東西,心理學稱為動機,而動機系統在腦迴路中,以什麼形式存在、如何控制我們行為,到現在都是未解之謎。

林書葦表示,團隊以果蠅為實驗對象,發現神經傳導物質leucokinin的調控機制,可以同時傳遞飢餓和口渴的訊號,飢餓、口渴的時候該神經傳導物質活性會上升,釋放更多神經傳導物質。

林書葦指出,抑制該神經傳導物質的活性後,口渴飢餓的果蠅也不會去找水喝或找食物,就像得到厭食症,而神經傳導物質則會進一步透過活化或抑制不同的多巴胺神經元,來控制不同行為。

林書葦也強調,渴與餓的腦迴路並不是兩條平行線,而是經過很多神經傳導物質交互作用後,決定哪個多巴胺神經元要被活化,執行哪項行為,類似機制也會在其他生物身上存在。

文章第一作者芭雅希(Bhagyashree Senapati)是林書葦指導的學生,芭雅希已經來台四年半。

她說,上月剛以本研究取得博士學位,當初雖然同時也有申請上德國的學校,但經過印度指導教授和朋友的推薦,選擇來中研院就讀,中研院是很好的研究機構,也很歡迎國際學生,她從中學到很多,所以也有推薦其他印度朋友來台。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