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台灣遭拒加入 CNN:世衛與中國關係引發質疑

2020-02-17
中央社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中央社訊)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世界,世界衛生組織(WHO)1月底至今兩度讚揚中國對此危機的回應,使批評者質疑這兩者之間的關係。CNN指出,從台灣議題最能看出北京對世衛的政治影響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譚德塞稱讚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展示出卓越的領導力」,並稱中方公開透明發布資訊。

1月30日,世衛宣布如今已定名為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武漢肺炎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譚德塞再度讚揚北京的對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世衛仰賴成員國的資金與合作來運作,像中國這樣的富裕成員因此擁有龐大影響力。中國在世衛舉足輕重,最顯著的例子之一是它成功阻止台灣進入這個組織。

譚德塞表示:「我們讚賞中國正在做的事情時,我知道世衛將承受沉重壓力,但我們不應該由於壓力而不說實話。」

世衛成立於1948年,任務是協調國際衛生政策,特別是針對傳染病。世衛曾有許多成就,例如根除天花、減少99%的小兒麻痺症病例以及致力於預防慢性病等。

不過,70年來,批評世衛的聲音鮮少中斷。論者認為這個組織太過官僚主義,組織結構怪異,過於依賴少數主要捐助者,常因政治關切而運作受阻。

多年來,專家一直對此發出警訊。前世衛顧問克里夫特(Charles Clift)在2014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大多數觀察人士同意該組織「過於政治化,過於官僚化,醫務人員尋求解決方法時,太過於顧慮社會和經濟的問題,在處理有爭議問題時太膽小,在適應變化時又顯得太慢」。

克里夫特寫道:「世衛既是技術機構,也是決策機構。技術工作加入過度政治考量,可能會傷害其健康標準制定者的權威和信譽。」

與無國界醫生組織(MSF)不同,世衛通常沒有自己的團隊可實地蒐集資訊,而是依靠成員提供數據,這些數據是經由區域組織過濾的。這意味世衛獲得的資訊只是其成員國所想要提供的。假使一個有流行病的國家不分享數據,世衛幾乎無能為力。

CNN指出,北京對世衛的政治影響,在台灣問題上最為明顯。

台灣友邦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衛生部長布朗(Luke Browne)去年在世界衛生大會(WHA)慷慨激昂指出:「中國並未對台灣行使主權,台灣從來不是中國一部份,這兩個是獨立且不一樣的政府,邀請台灣以觀察員參與WHA,既不是非法也並非不符合世衛決議,台灣以前能以觀察員參與,現在無法參與,原因就是北京不喜歡現在台灣的政府。」

北京將台灣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通常不會產生全球性的延伸影響。然而,在衛生領域,有效的國際因應需要所有政府同等接收聯繫與資訊。

兩岸問題專家、澳洲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學者卡薩姆(Natasha Kassam)表示,台灣被世衛排除在外,讓台灣人民面臨此一危機。卡薩姆另指出,台灣的健保醫療體系始終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而在這樣的時刻,每個國家都應該拋開政治,專心遏制這種病毒。

除了財務問題,世衛也直接由成員國控制,這些成員國提名並選出秘書長,以及制定議程。這代表無論在政治或財務方面,世衛面對美國或中國這種對其他國家發揮巨大影響力的國家時,都無法加以反抗。

國際知名期刊「科學」(Science)的德國柏林特約記者庫佛施密特(Kai Kupferschmidt)表示,假如譚德塞想要讓世衛持續獲取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資訊,並影響中國處理疫情的方式,那麼他將無法與眾所周知易怒的中國政府對抗。

世衛前顧問亞伯拉罕(Thomas Abraham)為此下了一針見血的結論:「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一樣,陷入兩邊都不討好的局面。」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