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旅美醫師楊熾勳奉獻台灣 7旬高齡赴山地偏鄉

2020-02-25
中央社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在美國南加州橘郡行醫33年的台灣醫師楊熾勳(圖)2012年起回台,在宜蘭羅東聖母醫院服務7年,到偏鄉部落、監獄行醫。(中央社提供)
在美國南加州橘郡行醫33年的台灣醫師楊熾勳(圖)2012年起回台,在宜蘭羅東聖母醫院服務7年,到偏鄉部落、監獄行醫。(中央社提供)

(中央社訊)在美國行醫33年,來自台灣的老醫師楊熾勳把退休人生形容為「鮭魚返鄉」,放下原本舒適的生活條件,過去7年在宜蘭的羅東聖母醫院服務偏鄉部落民眾、監獄受刑人。

楊熾勳今年75歲,已經是有5個孫子的「阿公級」退休醫師。從他黝黑的臉上看不出年紀,通訊軟體的大頭照上,他戴著單車用的安全帽,秀出年近70歲才培養的興趣:騎自行車欣賞台灣美景。

楊熾勳自嘲現在「二度退休」,今年1月剛結束在台灣7年的服務,回到美國接下新任務,擔任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NATMA)今年5月赴瑞士日內瓦為台灣發聲、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宣達團團長之一。

在NATMA記者會後,楊熾勳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談到過去8年這一趟「了卻心願」的圓夢之旅,他說:「台灣栽培我長大,能夠回去貢獻,不但不覺得苦,反而在心靈上得到最大的滿足。」

楊熾勳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1970年代到美國紐約求學、實習與擔任住院醫師,之後在南加州橘郡開業33年,擔任小兒科醫師直到2011年退休。

楊熾勳回憶,當時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到美國募款,準備興建老人醫療大樓。他擔任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南加州分會會長,獲得會員響應,一共募得了10萬美元。

因為這個緣分,楊熾勳到羅東聖母醫院參觀,受到在地奉獻大半生的外國神父范鳳龍精神感動,決定回台服務。楊熾勳介紹,已故的范鳳龍是來自南斯拉夫的外科醫生,服務羅東38年,開過8萬台刀。

楊熾勳帶著在美國30多年的行醫經驗,和太太一起回到台灣,住進了醫院宿舍,每個星期與護士、司機同搭一輛車,到山地部落巡迴醫療服務,並曾經在山上過夜值班。

行醫之餘,他參加羅東社區大學的文學與生活課程,分享所見所聞;還參加自行車隊,從宜蘭一路騎到台東。

在楊熾勳的號召之下,目前NATMA將近10人跟他一樣「鮭魚返鄉」,旅居美國多年的醫師們在將近退休的年紀,回到需要人手的台灣偏鄉服務。

楊熾勳原本打算回台服務3年,沒想到一待7年,因為這份服務人群的成就感,遠超過一切物質享受。他說:「有一天我們都會老去,但服務台灣的精神會一直傳下去。」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