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增強營養、免疫力、活動力 提高末梢血循患者存活率

2020-02-27
自由時報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自由時報訊)受到飲食西化、缺乏運動、三高等因素影響,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案例愈來愈多,儘管治療後免於截肢,卻可能因為術後照顧不佳而喪命;醫學界以往認為多數患者最後死於心血管疾病,但台北慈濟醫院周邊血管中心主任黃玄禮團隊研究發現,營養狀態、免疫力與活動能力這三項指標,才是這類患者能否繼續存活的主因。

黃玄禮指出,糖尿病患者的腳是周邊血液循環不良中,最常見的一種,原因除了三高、飲食之外,也包含抽菸、洗腎、感染、免疫疾病等,在血管病變初期,許多病患有間歇性跛行,但卻被誤認為是關節、肌肉問題而忽略,直到末端肢體疼痛發麻、潰瘍感染才就醫,往往因血管多處阻塞而面臨截肢。

研究發現 死於心血管疾病僅4成 黃玄禮率領團隊長期追蹤從2005年起至2018年底,曾接受「通血管」治療的936位慢性周邊血管缺血病患,調查發現,2年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僅約4成、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患者佔約6成。

他說,早期觀念認為血液循環不良患者,因為全身循環狀況都不好,接受治療後仍死亡,主因是心血管疾病,但隨著醫療進步,他和團隊發現患者的營養狀態、免疫力狀況與活動能力,更是決定治療後能否長期存活的主因,如果三項指標狀態都不佳,2年存活率僅約2成,但三項指標都很好的病患,2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

他以60歲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的黃先生為例,原本被醫學中心建議小腿以下截肢,輾轉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後,經過疏通「髂動脈」與「淺股動脈」阻塞的血管,並注射營養針劑,再搭配營養師調配高蛋白飲食與糖尿病飲食,9個月後患者的發炎指數下降、白蛋白上升,營養狀態與免疫能力趨於正常,透過不斷復健,已經可以靠輔具行走。

黃玄禮提醒說,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建議維持適度運動,保持肢體血液循環,如有不適需儘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