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建中狂騎團 五旬大叔騎跡遍台灣

2020-03-03
自由時報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建中狂騎團前年10月從故宮出發到風櫃嘴,繞北海岸、淡水,一路90公里,風景宜人,是台灣最美的騎車路線之一。(建中狂騎團提供)
建中狂騎團前年10月從故宮出發到風櫃嘴,繞北海岸、淡水,一路90公里,風景宜人,是台灣最美的騎車路線之一。(建中狂騎團提供)
〔自由時報訊〕「想當年我們自許為紅樓才子,有的書生卷氣滿腹經綸,有的血氣方剛馳騁沙漠,但大家共同的特質就是狂狷不羈,志比天高。」

這是二○一七年建中第三十九屆校友召募「建中三十重聚」活動的召集令引言,就從那一天起,三十年前不相識的同學,而今成了彼此鼓勵活出健康的「建中狂騎團」成員,三十年前拚學業成了各領域菁英,而今一起騎遍台灣,挑戰一日北高,是他們展現志氣與友情的聯繫所在。

第39屆建中30重聚後組成狂騎團「拚健康」 武漢肺炎疫情讓大家不敢出門,但「建中狂騎團」依然每週相約騎河濱、爬南深路,挑戰太平山。

沈克紘說,三年前重聚並不知彼此會騎車,後來一個約一個、一個帶一個,從雙北河濱車道,騎到宜蘭太平山翠峰湖,大家騎出了一股拚勁。

活招牌阿華 狂騎二年瘦17公斤 在工程界任職的「綠蛙」阿華是「建中狂騎團」的活招牌,加入兩年,從七十五公斤減重到五十八公斤。

阿華說,兩年前覺得胸悶,年紀大了又胖,做了健康檢查沒問題,決心開始運動,每天從天母騎YouBike回家,但進步不大,三十重聚後加入車隊團騎,決心發憤圖強,每到假日和同學一起團騎,挑戰台灣群山秘境,就成了現在的瘦模樣。

朱聖心裝支架 挑戰自我不畏艱難更健康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發展中心主任朱聖心也是狂騎團成員,原本就愛騎車的他,車齡最長,自從心臟裝了支架,醫生說不能劇烈運動,讓他將近兩年不敢碰自行車。

朱聖心說,因為有暖男隊醫邱俊傑,讓他有勇氣再踏上自行車踏板,「還記得那天從紅樹林騎到大屯山頂,我一路落後、一路抽筋,小邱看到一定會滑下來救我,陪著我休息後再騎」。

暖男隊醫小邱,是萬芳醫院復健科醫師,每次團騎他最忙,過程中要看著同學們是否抽筋或跌倒受傷,隨時停下來救援,朱聖心笑說:「只要一登頂,就開始了小邱的義診時間,大家都成了小邱病患。」

喬丹是財經界菁英,是狂騎團中默默帶動大夥兒向上的核心動力,他不僅騎車,還對每一種車款、車架的歷史發展深入研究,加入狂騎團後,他成了同學們升級版的自行車供應源,來到公館水岸八腳亭只要說「我是喬丹的同學」通關密語,就可免費喝飲料,因為喬丹早已為同學付了喝不完的飲料費。

喬丹說,三十重聚後和同學一起團騎,最大感觸是,「獨騎逆風容易放棄,團騎會因自尊心而奮勇向前」。

挑戰一日北高 今年30人報名 去年報名一日北高,展現了「建中狂騎團」志比天高的勇氣,沈克紘和宇志一如兩年前聚集起同學們的超級能力,在群組裡使出友情召喚和激將手段,成功召集了十六人報名。

一路香山、彰濱、南鯤鯓三個休息站,都有同學擔任「應援團」,準備香蕉、永和豆漿加飯糰,廖世祺甚至為此遠從加州返台,和林子健、李智豪從台南買了知名牛肉湯,給足大家前進目標的動力。

還有YouBike王子吳柏林一樣有頭有尾、全程參與,只是YouBike騎不了北高,所以他第一天到出發點為大家拉布條打氣,第二天坐高鐵到高雄迎接同學們的壯舉。

兩年來他堅持只騎YouBike,騎到可以輕而易舉的爬上南深路,讓沿路見狀的女孩大為驚呼,露出崇拜眼光。

最後有六位同學沒有完騎,陳懷玄說:「知道自己無法完騎,但還是要報名,能和一大票同學一起騎車,很難再有機會。」

今年狂騎團有三十位同學將報名一日北高,陣仗驚人,經過一年狂騎,成績指日可待。

團結分工互相扶持 正能量創「騎蹟」 三十年重聚後,他們藉著騎車彼此鼓勵,所以每次團騎總是領先群雄的阿華,一定會刻意放慢速度等大家,阿華笑說:「騎太快會沒朋友。」

他們發揮團結分工向前,企業家團長賴育儒負責揪團勇於嘗試新路線、喬丹熟知單車功能與歷史、陳佐才專長設計車種、阿華專長維修車輛、隊醫小邱讓超過五十歲的大叔們,可以安心的奮力向前。

甫加入團騎的知名檢察官周士榆說:「三十年後重聚,我們不談成就、不談利益,我們一起騎車、互相鼓勵,帶給我們是滿滿的正能量。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