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全球僑胞防疫互助 串起疫期正向能量

2020-04-16
本報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洛杉磯臺美菁英協會成員以醫學專業與資訊能力,協助社區對抗疫情。
洛杉磯臺美菁英協會成員以醫學專業與資訊能力,協助社區對抗疫情。
楊信慨捐50萬美元助洛城共度難關。
楊信慨捐50萬美元助洛城共度難關。
洛杉磯臺美菁英協會成員發起支持僑營美食餐廳的活動,以簡單明瞭的表格彙整資訊。
洛杉磯臺美菁英協會成員發起支持僑營美食餐廳的活動,以簡單明瞭的表格彙整資訊。
仰光省政府電力、工業、交通及通訊廳長 Nilar Kyaw 代表接受汪大衛等人的善舉。
仰光省政府電力、工業、交通及通訊廳長 Nilar Kyaw 代表接受汪大衛等人的善舉。
許多在海外打拚多年的僑領紛紛站出來募集物資捐贈僑居地,圖為紐約臺灣商會向艾姆赫斯特醫院捐贈2萬美元支票及口罩。
許多在海外打拚多年的僑領紛紛站出來募集物資捐贈僑居地,圖為紐約臺灣商會向艾姆赫斯特醫院捐贈2萬美元支票及口罩。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陰影持續籠罩全球,在這一段艱困的時期,臺灣政府除了以防疫模範生的角色跟全球分享防疫經驗及物資,散布全球的僑胞也努力用自己的力量,照亮因疫情帶來的黑暗,不僅四處籌集防疫物資幫助僑居地政府及前線醫護,也發揮臺灣特有的人情味建立僑胞互助網絡,成為彼此的靠山。

出錢出力 僑團既互助也助人

武漢肺炎在全球造成重災,僑界人心惶惶,幸賴各地僑社及文教中心第一時間即積極動員防疫互助。在疫情初期,各國防疫意識仍不強時,各地文教中心及僑務委員會協助成立的各地僑界急難救助協會便超前部署,舉辦講座教導僑民認識武漢肺炎及防疫知識,疫情爆發後,也利用線上會議的方式掌握鄉親防疫情況。

例如疫情初始,駐舊金山辦事處與金山文教中心即啟動緊急聯繫機制,結合沙加緬度及猶他兩地僑界急難救助協會,透過即時通訊及電話等聯繫網絡了解疫情、傳達關懷與提供救助。西雅圖文教中心亦結合「美西北區急難救助協會」、「大波特蘭急難救助協會」及各州緊急連絡代表於3月28日召開線上會議。

在美國達拉斯,則有一位董小姐20年前赴美留學後,因故滯留達拉斯,近期因疫情加劇,失去餐館工作難溫飽向駐休士頓辦事處尋求協助,最後在達福僑界急難救助協會及慈濟基金會達拉斯分會協助下,3日搭機返臺,和故鄉親友團聚。

另外,世界各國紛紛傳出口罩缺貨及醫療物資缺乏的情形。許多在海外打拚多年的僑領紛紛站出來募集捐贈物資,期盼守護僑居地度過危機,包含各地臺灣商會、臺灣同鄉會、臺灣協會、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北美華人會計師協會、慈濟基金會等僑團組織,皆站出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捐助物資予醫療單位。

除了默默行善,多位僑務榮譽職人員也發揮影響力號召僑胞捐輸僑居國,例如行政院政務顧問楊信僑務諮詢委員慨贈50萬美元予洛杉磯市政府設立的「緊急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危機基金」,並呼籲北美商會聯合總會會員及愛心人士共同募集款項,捐贈1,000萬個口罩協助美國的療養院、慈善機構等。緬甸僑務促進委員汪大衛也結合當地臺商捐贈防疫物資給仰光省政府。舊金山灣區僑務顧問陳朝全與僑務促進委員賴淑娜夫婦則捐贈500套醫療防護衣予聖荷西市護士協會。

 建立平臺 僑青展長才助鄉親

各國為了加強管控疫情,紛紛祭出鎖國、封城等各項緊急措施,居家避疫成了大部分旅外僑胞的現實處境,無論是在健康狀況、心理狀況及經濟狀況上,都可能產生擔憂,有鑑於此,各地的僑青也紛紛發揮數位長才,利用網路建立互助平臺,彼此守護。

例如旅英僑胞連丹丹便利用曾在臺灣參與對抗SARS的經驗,於臉書成立「臺灣海外Covid-19自救會」社團,號召醫護鄉親為不便就醫的旅外僑胞提供專業諮詢及建議,社團在成立短短不到兩天,成員就破萬人,成立至今人數達7.3萬人,當中包含數千名醫護人員,幫助降低疫情爆發期的恐慌,成為許多旅外遊子的心靈慰藉。

在德國,柏林僑胞楊芷清及許庭瑄等人也在臉書發起「歐洲臺灣人好厝邊」計畫,透過建立地圖網站及自動化E-mail讓旅外僑胞經由填表可以找到住在附近的鄉親,互相照應,無論是生病時需要人送飯、缺乏物資或是分享超市購物資訊,甚至只是找同溫層聊天取暖,都能建立疫情時期的安心感。從3月13日計畫發起至今,總共媒合154區,共有1,323位旅歐僑胞加入計畫。

在美國加州,在臉書上擁有63萬粉絲的「矽谷美味人妻」謝凱婷與創投專家詹益鑑在疫情期間創立「矽谷為什麼」 Podcast節目,除了邀請史丹佛醫學教授分享如何提升免疫力對抗病毒,也找來北加州臺灣工商會長游淑華與僑胞分享企業紓困與失業方案,讓鄉親在最糟的情況下,可以做好最萬全的準備。

另外,洛杉磯臺美菁英協會成員也發起支持僑營美食餐廳的活動,以簡單明瞭的表格彙整了超過30間臺灣人經營餐廳/飲料店的名單,詳細列出商家所在地理區域,以及與各大餐飲外送平臺合作的資訊,透過發揮資訊能力協助僑臺商熬過疫情寒冬。

傳遞溫暖 僑胞行小事為大愛

在疫情期間,除了僑團積極動員互助,許多僑胞也持續利用個別力量溫暖身邊的人。

例如旅居德國柏林的《叛逆柏林》作者陳思宏,體貼地想到他一位年長的德國鄰居(以下稱「阿嬤」)不諳電腦操作,以電話和遞紙條方式表達關懷,阿嬤也用同樣的方式表達需要幫助的地方;一天,陳思宏依照阿嬤的購物清單幫忙買回清單上各項物品,因為要保持社交距離的緣故,陳思宏叮嚀阿嬤過五分鐘後再開門拿東西,隔著門另一端的阿嬤意稱他為天使,陳思宏謙虛地回答說:「哎喲,我不是天使啦。天使不會幫妳買啤酒。」

菲律賓宿霧臺灣協會也接到一個特殊急難案件小趣聞,一位長輩伯伯在社區隔離實施後致電詢問協會有沒有訂某華文報紙。原來是因為停航之故,報紙突然不送了,可是報紙副刊裡有這位長輩正在追的連載小說,於是協會便四處找報紙,最後終於透過聯繫馬尼拉的菲華文教中心和駐菲律賓代表處找到報紙,將連載小說翻拍後回傳,以解伯伯斷文之渴。

另外,巴西華人資訊網創辦人支黃秀莉則號召僑領成立了「緊急援助志工小組」,除對求助的僑胞進行援助之外,並在臺灣僑胞陳慕聖醫師的善心協助下於15日開始增加提供免費「武漢肺炎檢測」的工作,協助經濟困難的僑胞。

防疫互助 力行Taiwan is Helping

疫情時期,諸多僑界自助助人的案例不勝枚舉,充分說明「Taiwan Can Help」不只是口號,更是所有臺灣人身體力行的信念,僑委會會持續與僑胞同行,當所有旅外臺灣人的堅實後盾,陪伴如同珍珠一般寶貴的僑胞,持續光耀臺灣母親。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