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防疫靠科學 唐獎得主:幾個月內有望出現新療法

2020-05-16
中央社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2018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東尼.杭特(Tony Hunter)(圖)表示,他堅信在全球集中火力與投入資源下,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療法和藥物可望在幾個月內誕生。(唐獎基金會提供)
2018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東尼.杭特(Tony Hunter)(圖)表示,他堅信在全球集中火力與投入資源下,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療法和藥物可望在幾個月內誕生。(唐獎基金會提供)

(中央社訊)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讓全球焦頭爛額,2018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東尼.杭特(Tony Hunter)表示,全球致力研究下,他深信幾個月內有望出現新治療方法和藥物。

目前任職於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The Salk Institute)東尼.杭特,因促成標靶藥物的研究貢獻,於2018年與另外兩名學者一同獲得唐獎生技醫藥獎。

COVID-19疫情爆發後,唐獎基金會陸續詢問歷屆得主,希望能藉助各領域得主的智慧,一同為人類抗疫盡力。東尼.杭特近日透過唐獎基金會表達專業見解,認為「好的科學研究」是走出這波疫情最好的辦法。

東尼.杭特指出,目前生醫界正以「令人感佩」的效率,快速調整研究方法,許多學者放下手邊原有工作,致力鑽研新型冠狀病毒及尋找解決辦法,在研發疫苗的同時,他也深信在幾個月內,世界有望出現新治療方法和藥物。

東尼.杭特任職的索爾克生物研究所,也有一些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生命週期和生物特性。他堅信在全球集中火力與投入資源下,除了傳統疫苗外,新療法和藥物可望在幾個月內誕生,尤其是創新療法,將引領趨勢。

2014年唐獎生醫獎得主、免疫醫學專家本庶佑日前也透過唐獎基金會指出,對抗疫情像是一場戰爭,政府決策應多採納科學意見,兩者緊密相連。要減少疫情衝擊,除了找出治療方法,也要採取法律、醫療保險等措施,推動相應的政策。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