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兩岸關係考驗 學者:520後仍會維持穩健風格

2020-05-20
中央社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中央社訊)過去4年間,儘管反送中及疫情衍生風波,使中共加大對台文攻武嚇,但學者預料總統蔡英文未來4年的兩岸政策仍維持一貫穩健風格,「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將是政府未來兩岸政策重要原則。

回顧過去4年,總統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主軸強調「不挑釁」,並表示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

2016年的520總統就職典禮,蔡總統指出,對1992年兩岸兩會(海峽交流基金會、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表示尊重。

2016年10月,蔡總統在國慶時就兩岸議題提出「新四不」原則,表示「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

時至2019年初的新年談話,蔡總統則提出「四個必須」及「三道防護網」,表示不反對兩岸正常互動,但兩岸交流要健康、要正常,不能靠模糊的政治前提,或強迫就範的通關密語。

今年1月11日,蔡總統在817萬票的簇擁下發表勝選感言,以「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向對岸喊話,指出這是兩岸要重啟良性互動、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也是能讓兩岸人民拉近距離、互惠互利的唯一途徑。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判斷,蔡總統的兩岸政策風格「穩健」,代表不會有「驚喜」,預料520就職演說中,涉及兩岸的演說內容可能與勝選感言相差不遠。

過去一年多來,香港「反送中」運動及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兩岸關係陷入詭譎多變的浪潮中。隨著台灣因防疫成果備受國際關注,中共屢屢以「以疫謀獨」批評政府,並以「一中」原則迴避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訴求。

在定位方面,蔡總統提出「中華民國台灣」是社會最大共識,被北京批評是「漸進式台獨」。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受訪時指出,「中華民國台灣」只是一個更明確的說法,但蔡總統並沒有更改國名,也沒有更改國號,「理論上應沒有碰觸到北京的紅線或底線」。

但張五岳認為,北京確實因此加深了疑慮,不過目前也只能抱持觀望態度。而蔡總統在兩岸政策上維持「不挑釁」的一貫原則,國際社會及北京當局都很清楚,只是北京當局並不會以正面的角度來看待。

儘管選後民間普遍瀰漫「反中」情緒,蔡總統赴台南視察陸軍時,以「新冠肺炎」來稱呼疫情,被視為是向北京遞出橄欖枝。張五岳表示,中共應以正面思維來看待蔡總統的表述。

張五岳進一步說明,蔡總統此舉隱含釋出善意的訊號,但能否動搖中共既有思維,是另一層次的問題。不過,兩岸在解讀彼此時,不應只放大不好的那一面,而是應多接受正面的善意,才有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面對兩岸關係未來,張五岳建議,政府不應為了「重新對話,打開僵局」,花費時間尋找「新論述」,而是該在彼此可以接受的立場與架構下,維持和平發展的路線,做好危機控管,降低雙方內部社會對彼此的敵意,以避免兩岸關係陷入「敵意螺旋」。

此外,中國全國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受疫情影響延遲到5月21、22日召開,恰巧就落在蔡總統520就職典禮隔天。但董立文認為,純屬時間上的巧合。

董立文分析,按往例來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涉台篇幅有限;國台辦過去3個月「罵得也夠多了」,陸方現正面臨來自國內外的巨大壓力,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此時應不會放大兩岸問題,為自己製造更大的挑戰與困擾。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