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台博鐵道部園區將開幕 重現百年古蹟建築

2020-07-07
中央社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6日舉行開幕典禮,7日起將正式對外開放,讓鐵道迷終於能一窺由台北忠孝西路、塔城街、市民大道、延平北路所圍起、面積約1.7公傾的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真面目。(中央社提供)
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6日舉行開幕典禮,7日起將正式對外開放,讓鐵道迷終於能一窺由台北忠孝西路、塔城街、市民大道、延平北路所圍起、面積約1.7公傾的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真面目。(中央社提供)

(中央社訊)1918年座落在台北舊城北門的鐵道部廳舍,早年只有鐵道部核心人員才能進入,百年後在台博館的整修下,將以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亮相,一般民眾都能進出,有如空間解嚴。

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簡稱台博鐵道部園區)將在明天舉行開幕典禮,7日起正式對外開放,讓鐵道迷終於能一窺由台北忠孝西路、塔城街、市民大道、延平北路所圍起,面積約1.7公傾的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真面目。

台博鐵道部園區內有鐵道部廳舍、食堂、八角樓、電源室、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等6座國定古蹟建築,另有台北工場、清代機器局遺構等2座市定古蹟。

台博館展示企劃組助理研究員林一宏從1993年還是碩士班一年級學生時,就跟著中原建築系副教授黃俊銘主持的鐵道部調查研究,一路從調查到修復,再到以博物館形式營運,見證鐵道部園區的轉變,幾乎占了他生命一半的時間。

林一宏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還是研究生時負責攝影,印象最深的是走到2樓上方的「屋架」,「那時只能從一、兩束從屋頂漏洞透出來的光、隱約看到方向」。他在一片漆黑的狀態下按下快門,直到照片沖洗出來後才驚覺,「原來這麼美」。

林一宏學建築出身,鑽研近代建築史及建築文化資產,他口中的美,讚嘆的是百年前日本人就以台灣阿里山的檜木,蓋出結構嚴謹且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建築物。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由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他曾參與並設計台灣總督府(現總統府)、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台南州廳(現台灣文學館)、台中州廳、台北州廳(現監察院)。

鐵道部廳舍為磚木構造,走進修復後的鐵道部廳舍門廳,迎面而來的木造宏觀樓梯、天花板的華麗泥塑,彷彿穿越時空,回到1920年代。

鐵道部建築採「半木」構造,意味著建築1樓用舊式紅磚頭、2樓以上採用木構造,類似英國安妮復興式的歷史式樣,早年在英國常有類似建築。林一宏指出,「鐵路技術的發源地在英國,採用英國的建築樣式,頗有致敬的意味」。

研究建築歷史的林一宏,也從頂樓的「屋架」木材發現,日治時期興建時因經費不足,最後官方則改發材料給鐵道部,代替不足的經費,而核發的材料則是當時阿里山開採最好的檜木。這批檜木經過百年時間,損耗少,修復時僅做簡單的白蟻防治。

隨著台博鐵道部園區即將開放,林一宏表示,「日治時期鐵道部廳舍只有少數核心人員能進出,就連鐵道部許多員工也不見得能進入,更別說一般民眾」。

在歷經十多年的修復,鐵道部將以博物館的方式開放,他笑說:「民眾只要花一張門票錢就能進來獲取知識、創造新的回憶,對我來說是空間的解嚴,也代表台灣在古蹟上修復的進步。」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