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人口老化開快車 2034年全國逾半中高齡超過50歲

2020-08-19
中央社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中央社訊)台灣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難以逆轉,國發會18日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預估2025年台灣就會進入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1位是65歲以上老人,到了2034年,全國一半以上都是中高齡、超過50歲。

國發會18日公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年至2070年)」,台灣總人口已在今年1月達到最高峰2360萬人,而後出現死亡交叉,出生數低於死亡數,今年人口轉呈負成長。

報告指出,台灣今年人口步入負成長後,由於近年國人婚育狀況仍不理想,將提早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意即65歲人口占比超過20%;人口紅利雖然延後1年至2028年結束,但是因少子化使得工作年齡人口占比相對提高,並非正面因素,「推估結果皆顯示,我國高齡少子化趨勢顯較上次推估更為嚴峻」。

受到人口高齡化影響,台灣人口年齡中位數也持續走揚,2016年超過40歲,2020年預估為42.7歲,並將在2034年超過50歲,也就是說,全國人口約有一半為5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

人口老化的議題,就連央行也重視。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曾在公開場合提及台灣人口老化帶來的經濟隱憂,他指出,台灣長期有儲蓄率偏高、投資率不足的問題,使得國內有效需求不足,而儲蓄率升高的主因,便是老年人口比較不愛花錢。

楊金龍分析,年輕人及中高齡者的消費與儲蓄行為並不相同,年輕人比較敢花錢,屬於「淨消費者」,老人則多半是「淨儲蓄者」;當會花錢的年輕人占總人口比重持續下滑,不愛花錢的高齡者愈來愈多,這樣的人口結構便持續推升民間儲蓄率。

台灣人口今年步入負成長、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不過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認為,不見得要用負面方式看待,這是考驗轉型能力的機會,若邁入數位化時代、產業轉型升級,甚至能化危機為轉機。

高仙桂也說,人口減少會影響台灣經濟成長動能,但若人均產值上升,就能以效率戰勝人口減少的問題。

為了應對整體人口結構變遷,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政府從提升生育率、強化勞動力結構、高齡化調適等三大面向著手,作法涵蓋「0至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建構完善生養環境,也將強化育才與攬才,鼓勵中高齡就業,以充裕勞動力。

另外,針對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國發會也提出因應對策,在少子化方面,包括落實0至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完備幼兒全面照顧環境,擴增平價教保服務,並提高育兒補助,另將協助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合併、改制或轉型。

勞動力方面,增設產學共育專業學院,培育本土數位人才,研修「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強化外國優秀人才延攬力道,以及落實「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推動友善員工家庭協助措施,鼓勵(中)高齡、婦女就業。

高齡化方面,提供綜所稅長照扣除額,持續充沛長照2.0服務資源;落實社會住宅計畫,建構青銀共居環境。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