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新皮箱精神-鄭東平(一)》穩扎穩打拓展事業,匯聚群力支持臺灣

2020-09-14
鄭東平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鄭東平
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鄭東平

商科出身的鄭東平,原本已與友人在臺創業小有所成,卻甘為家庭遠赴德國重新出發,一步一腳印穩扎穩打,用誠信的態度與高品質的產品,贏得客戶信任,而後更掌握市場脈動,成功轉型,再創事業高峰。而投身臺商會服務的他,同樣秉持經商「從零開始」的踏實態度,在世總草創時期毫無經費的情況下,數度舉辦重大活動,匯聚臺商群力支持臺灣,成為臺灣重要的外交力量。

鄭東平出生於1945年,當年正是臺灣光復的肇始。兩歲時,因父親奉財政部指派擔任臺南鹽業公司(今「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布袋鹽場首任廠長,遂舉家遷往嘉義,後又因父親工作調動之故,全家北上。小學時就讀於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今「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前身),初、高中則在文山中學讀書,大學考上淡江大學商學院,曾在商務印書館的書庫打工,半工半讀籌措學雜費及生活費,勉力完成學業。

 

憑藉商科專業,創業經營印刷電路板生產

1960年代,臺灣實施「工業取代農業」、「低廉工資代工」的出口導向政策,民生經濟快速起飛。而畢業後的鄭東平,憑著商科專業,於1966年進入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工作,進行僑外來臺投資的相關審查及諮詢服務,見到許多華僑、外商來臺投資各式各樣的產業,使他萌生創業的念頭。

由於當時臺灣工資低廉,部分美國電子產業廠商便將電晶體製造及半導體封裝測試製程移到臺灣,國內也開始有企業投入電子產業的研發及生產。鄭東平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投資的事業,便在1970年與幾位好友及數名港僑、美僑共同籌劃設立「台路印刷電路板公司」,沒意料到的是,接連遇到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中日斷交,國際間則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全球面臨通貨膨脹導致的經濟衰退,臺灣的出口市場也受到嚴重衝擊,原欲共同設立公司的外資撤出,鄭東平只好放棄原有的投資計畫,改為在國內另覓合作夥伴及投資人。

當時政府鑒於國際大環境情勢不利,決定由國家主導投入積體電路產業,與此同時,鄭東平也在業界找到了6位志同道合的好夥伴,便在1973年創辦了「華通電腦公司」,成為第一家響應政府發展高科技工業政策的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簡稱PCB)專業製造公司。

 

赴德從頭開始,一步一腳印鞏固根基

正在事業草創時期的鄭東平,經由朋友介紹認識了身為德國華僑的太太,並順利結婚成家,很快地太太便懷上了第一個孩子,但當時鄭東平忙於建廠,三天兩頭不在家,太太常常得一個人待在家裡,再加上太太在臺灣沒有多少親戚朋友,也不太適應在臺灣的生活,便回到德國娘家待產。老大出生後,太太更不想回臺灣了,此時鄭東平面臨人生重要的抉擇,他心想,「華通才創立沒幾年,就像我自己生養的孩子,要放棄真是困難,但家總不能拆成兩邊吧!」考慮許久之後,為了擔負起家長的責任,1977年,鄭東平毅然決然將臺灣華通的業務交給了共同創業的夥伴,隻身前往德國與妻小團聚。「當時我才30出頭,年紀輕輕的什麼也不怕,想一想後就這麼出發了。」

到了德國後的鄭東平人生地不熟,連德文也不會,但為了養家,他申請進入當地的敏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ünster)攻讀企管碩士,並從頭學習德文,同時自行在德國創業,成立德國COMTEC電子公司,先從代理華通在德國的業務開始起步,「當時又要照顧家庭,同時還得讀書及創業,真的非常辛苦,可說是蠟燭多頭燒。」

提到打入德國市場的方法,鄭東平強調只能靠著「一步一腳印」,不斷努力,才能鞏固根基。「剛開始我們從臺灣華通進口的電路板主要是供應給電腦及手機,但德國人完全不認識這個『Made in Taiwan』的品牌,這時候你只能想盡辦法拿產品給人家試,到處敲門拜訪客戶,拜託人家小量小量的試,讓他們試過關了,再開始比價格、比成本、比服務。」

當然德國國內也不乏電路板製造商,但商業的本質是競爭,過去德國向以精密工業著稱,但電路板在德國的製造成本很高,相對地亞洲國家的原料成本低,且在短短幾年內也大幅提升了技術,逐漸達到國外認可的標準。在市場機制下,德國的電路板廠商漸漸不敵臺灣等亞洲國家,鄭東平也慢慢開拓出一些客戶,再藉由口碑相傳,一路將品牌壯大,品牌地位跟著水漲船高,總算打入德國市場,如今,以鄭東平為首的外資產業反而成為德國電路板的主要供應商。而在德國電腦及手機電路板的市場站穩腳步後,鄭東平又一步步地向外拓展到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