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千里遇知音-德國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文物特展 以六十年的時光細細守護橫跨九千五百公里的音樂情誼

2020-09-19
文化部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左起臺灣音樂館館主任翁誌聰、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濟民、音樂家賴德和教授、音樂家席慕德教授、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峙維合影。
左起臺灣音樂館館主任翁誌聰、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濟民、音樂家賴德和教授、音樂家席慕德教授、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峙維合影。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與國立傳統術中心主任陳濟民共同開展。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與國立傳統術中心主任陳濟民共同開展。

文化部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即日起推出「千里遇知音-德國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文物特展」,呈現1960年代冷戰時期於當時西德成立的「華歐學社」(今東亞研究院)中,記錄臺灣音樂與西方世界交流的重要文物。

「華歐學社」(東亞研究院)成立於1960年代,全球處在美蘇兩國為首的冷戰對峙中,而臺灣音樂家史惟亮、許常惠及德國天主教聖言會神父歐樂思等人,因著對臺灣音樂文化的相同熱愛,透過研究、展覽、演出等方式,以音樂促進東西方的互動與交流,於國際間呈現臺灣音樂多元的樣貌。東亞研究院院長黃淑娟博士雖因疫情關係無法蒞臨開展儀式,也特地錄製祝賀影片預祝本次展覽圓滿成功。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表示,這是一個兼具歷史感、國際感與文資重要價值的展覽,在這個跨越近萬公里一甲子的臺德音樂情誼中有一個小故事,1962年6月21日史惟亮在聯合報投書詢問「我們需不需要有自己的音樂」,隨即獲得許常惠公開回應「我們需要有自己的音樂」。1965年在華歐學社的資助下,史惟亮返臺成立臺灣第一所學術音樂圖書館「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然而經費籌措不易,歐樂思神父因聽聞資金短缺,於國際間緊急籌募的5萬馬克(約今日新臺幣2300萬元),成就臺灣首場大規模的民歌採集運動。

蕭宗煌次長指出,這兩位年輕音樂家,透過報刊投書及書信往返,進而成為推動「民歌採集運動」的重要夥伴與推手,共同推動成立民族音樂研究中心,展開臺灣首次大規模且密集的田野工作,民歌採集工作分為東西兩隊,分別由史惟亮及許常惠領隊,1966-1968年間為5百多位傳統音樂演奏者及歌者,錄製了2千多筆的有聲資料及田野筆記,包括福佬、客家及原住民族各族群的音樂。民歌採集的活動情形及田野筆記經常登載於報刊,並發掘恆春民謠歌者陳達,使民族音樂的保存逐漸受到社會的重視,成為往後臺灣傳統音樂研究的重要資產,奠定今日傳藝中心臺灣音樂館的重要基石。

國立傳藝中心主任陳濟民則說明展示此批文物的重要性,這些珍貴資產一直被收藏於遙遠的歐陸那端,2018年由傳藝中心臺灣音樂館館主任翁誌聰率隊至德國洽談捐贈事宜,這些珍貴史料得以回到臺灣民眾眼前。傳藝中心主任陳濟民補充說明,此類文物若僅做典藏,好比「抱著黃金在睡覺」,應該透過策劃展覽向臺灣民眾展示臺灣音樂文化在歐陸發展的重要軌跡。

本次展覽展出包括史惟亮留歐期間協助策劃的臺灣音樂文化展覽相關展品與文宣品、我國第一座音樂專門圖書館的相關紀錄、民歌採集運動的珍貴音檔及當時媒體報導等,皆為臺灣音樂家前輩篳路藍縷之成果展現。開展儀式與會嘉賓席慕德教授也是當年參與展覽的聲樂家,於本次特展中看見當年的海報與照片勾起回憶,並於現場高歌當年演唱的舒伯特《鱒魚》一曲,現場貴賓透過歌聲彷彿也親臨歷史現場。

臺灣音樂館館主任翁誌聰表示,本次展覽展出文物保存狀況皆十分良好,且蘊藏著距今一甲子的歷史故事,藉此可以看出國際友人們對於這橫跨九千五百公里的情誼有多麼重視與珍惜,即使相隔60年,在重新審視文物內容時,都可以感受到當時東西方人民對於臺灣音樂發展的熱忱與努力。透過策辦此檔兼具歷史、國際、價值感的展覽,除落實文化部近期推動政策,也希望民眾參與後,對於臺灣音樂的樣貌能有更多創造力的發揮。

「千里遇知音-德國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文物特展」資訊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109年12月6日(每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地點:臺灣音樂館3樓特展室(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捷運芝山站1號出口)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