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重生/基市克服敗宇頹垣考證困難 司令官邸再展容顏

2020-10-14
中央社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修復過程中,由於屋頂以多種形式組合而成,讓修復團隊傷透腦筋,經建築師做出各種屋頂模型,並與匠師反覆推敲,才能在結構、排水等考量下完成修復。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修復過程中,由於屋頂以多種形式組合而成,讓修復團隊傷透腦筋,經建築師做出各種屋頂模型,並與匠師反覆推敲,才能在結構、排水等考量下完成修復。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當年在日本商人流水伊助打造自宅時,於入門玄關柱頭採「銅包柱」形式留下家族象徵,古銅色外表不僅在圓圈中有「水」字,更以各式彎曲線條連結成圖騰,世人推測可能是「蝙蝠」,取「招福」之意。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當年在日本商人流水伊助打造自宅時,於入門玄關柱頭採「銅包柱」形式留下家族象徵,古銅色外表不僅在圓圈中有「水」字,更以各式彎曲線條連結成圖騰,世人推測可能是「蝙蝠」,取「招福」之意。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經基隆市政府向中央政府爭取經費,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斥資新台幣3700萬餘元修復後,終於在7月28日完成工程驗收。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經基隆市政府向中央政府爭取經費,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斥資新台幣3700萬餘元修復後,終於在7月28日完成工程驗收。

(中央社訊)基隆市定古蹟「基隆要塞司令官邸」(李宅)缺乏經費,年久失修殘破不堪,修復考證極困難,但基隆市文化局徵求近千張照片勾勒老屋樣貌,並拜訪李家核對,終讓老屋再展容顏。

座落基隆市中正路的一處日式宅院,從日本商人流水伊助宅,轉為軍事「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再成為「李宅」,近90年角色不斷轉換,逐漸凋零經修復後,再以嶄新面貌迎接世人。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郭麗雅表示,「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公元2006年12月7日公告為市定古蹟,但房舍仍屬軍方所有,一次颱風侵襲,木造房舍屋頂塌陷,軍方一度希望拆除、改建國宅,幸經文史工作者發起搶救,老屋得以倖存。

由於市府難自籌巨額修復經費,加上產權仍在軍方,無法申請中央政府補助款,文化局雖多次函文要求國防部儘速編列預算維修,但都因故未能執行,隨年久失修,老屋被雨水與白蟻蛀蝕,木牆與木樑柱不堪負荷倒塌,後方房舍靠山部分幾乎都塌陷,只剩靠中正路門面局部屋頂還在,殘破到令人唏噓。

郭麗雅說,文化局2014年向文化部申請保護補助,隔年由市府緊急現場加固並搭鋼棚架,保護僅存木牆與構架,並籌編經費邀木作匠師與建築師清點確認遺構,移往建材銀行倉庫保存。

古蹟建物及土地產權2016年從軍方手上完成撥用,由文化局接管,開始重生長路。

郭麗雅表示,市府2017年向中央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新台幣8億餘元補助,將「市定古蹟-基隆要塞司令官邸」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斥資3700萬餘元修復再利用。

由於倒塌面積大,幾乎成斷垣殘壁,修復考證更困難;郭麗雅說,文化局向民眾徵求近千張照片,勾勒房舍雛形,並與建築師拜訪李家人,希望能從李家人記憶與老照片中,拼湊出建築內部樣貌。

從屋外庭院到屋內玄關、洋室與房間等空間,照片提供許多線索供比對、修復佐證,唯獨缺廚房與浴廁,就像李家人說,「從沒想過在這些地方拍照啊」。

至於原浴廁空間修復,郭麗雅說,在使用功能改變與文化資產修復原則下調整,廁所從屋內移到屋外附屬空間,廚房經文化資產委員反覆討論後,不想像修復,過程中也發現房舍後方山壁有私人防空洞,就一併整理。

此外,她說,官邸屋頂以多種形式組合而成,與一般日式標準宿舍截然不同,顯現流水伊助獨特風格,屋瓦組合和介面銜接等細節,在規劃設計時讓團隊傷透腦筋,經建築師做出各種屋頂模型,並與泥作、木作和瓦作匠師反覆推敲後,才能在結構、排水等多種考量下完成修復。

郭麗雅表示,從照片發現流水伊助打造自宅時,在入門玄關柱頭採「銅包柱」形式留下家族象徵,古銅色外表不僅在圓圈中有「水」字,更以各式彎曲線條連結成圖騰,世人推測可能是「蝙蝠」,取「招福」之意。

不過,早期調查時無法攀爬上柱頭測量,「銅包柱」尺寸和形式難精準掌握,只能盡量從照片和柱體大小推敲比例重新修復,總算克服各種難題,歷經450個日曆天,終於在7月28日完成工程驗收。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