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美中各打安全與經濟牌拉攏亞太 東協國家雙頭應對

2020-10-14
央廣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川普要和中國經濟脫鉤 東協選邊站壓力大

美中衝突不斷升高,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兩度提出要和中國經濟「脫鉤」,終結對中國的依賴,包括禁止聯邦政府把工作外包給中國企業。同時,在美中多次因COVID-19疫情、香港國安法等議題而衝突惡化的情勢下,讓與中國具有密切貿易和地緣關係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國家的未來外交政策,顯得更加複雜化。

東協已在今年7月首度取代歐洲聯盟(EU)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貿易總額比去年增加2%,日經中文網報導,這很大一部分是在美中摩擦的背景下,中國和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協國家建立起電子製造業等產業的新供應鏈。而中國在過去10年來更蟬聯東協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地位。

四方會談推印太安全 王毅訪東南亞強化經濟合作 

包含東南亞在內的亞太地區是美中競逐的重要場域,觀察人士注意到,美中兩國高層近來頻頻走訪這個區域,各自打出地區安全牌和經濟牌,來拉攏盟國,較勁意味濃厚。而面對美國和中國的拉攏,東協則小心應對。

美國大選已進入倒數一個月,川普政府選擇在地區安全議題上,加強對中國展現強硬的態度。

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6日到日本閃電訪問,參加在東京舉辦的四方安全會談(Quad),和日本、澳洲與印度外長會面,主題圍繞在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大力推行「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理念,亟欲在共同價值與戰略利益上形成統一陣線,對抗日益在南海、台海和釣魚台等海域進行擴張行動的中國。

此外,蓬佩奧上個月在參加與東協10國外長峰會時,也敦促東南亞國家勇敢面對中國的海上霸凌,不過,印尼外長馬蘇迪(Retno Marsudi)隨後表示,東協國家「不想被這樣的對峙困住」。

而面對「友中」程度不一的東協國家,中國繼續打經濟牌,持續以「一帶一路」計畫深化和東協國家的連結。

中國外長王毅在11日展開對菲律賓、柬埔寨、寮國、泰國與新加坡5國的5天訪問,中方將此行定調為「深化與東協的合作以及維護和平與穩定」。法廣報導,王毅行前已先和菲律賓外長談定未來會加強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先行清除了可能阻礙雙方在經濟合作對話上的障礙。

王毅並在12日和向來友中的柬埔寨簽署一項自由貿易協定,加深彼此貿易關係。此行的重頭戲更落在要和泰國敲定一項長約252公里、連接首都曼谷和東北地區的鐵路建設合約。這項鐵路建設一帶一路計畫在東南亞的重點項目,身處中南半島心臟地帶的泰國,是連接起中國雲南省昆明至新加坡鐵路的重要部分。未來中國將可通過星、馬、泰,分路延伸至柬埔寨、越南、寮國,可想見各方都寄望這項基礎建設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南亞國家的大抉擇 多邊主義和美中保持關係

至於對東協最大經濟體印尼,美中積極拉攏,印尼也展現多方交往的彈性策略。印尼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Luhut Binsar Pandjaitan)先前以總統佐科威特使的身分訪問中國,表明中國長期對印尼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而另一方面,印尼國防部長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則準備在10月中訪美,對兩國的國防合作進行磋商。

泰國智庫安全與國際關係研究所(Institute of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研究員鍾嘉濱(Kavi Chongkittavorn)指出,過去東協以「東協加3」的架構納入時有緊張的中、日、韓,展開合作對話,展現了其周旋於大國之間,「搭橋」讓敵對方在多邊架構中互動的良好能力。而東協過去和未來可能發起的多邊倡議,在國際上也不會被自動解讀作「挺中」或「挺美」的兩極框架。

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的東南亞編輯史坦吉歐(Sebastian Strangio)分析,夾在美中之間的東南亞國家目前尚可免除於必須明確選邊的「大抉擇」,但未來在較小的決定上則會更頻繁地需要將美中因素納入考量,而這些國家會怎麼選,將務實考量本國的需求而定,不會只以單一因素進行結盟或對抗。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