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茶葉資材循環再利用 開創農業新契機

2020-10-3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利用茶渣作為肉鵝生育過程中纖維素補充之替代來源
利用茶渣作為肉鵝生育過程中纖維素補充之替代來源
茶葉枕頭內容物
茶葉枕頭內容物
旋囊脈狼蛛,為魚池茶園樣區中優勢蜘蛛物種之一
旋囊脈狼蛛,為魚池茶園樣區中優勢蜘蛛物種之一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致詞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致詞

茶葉資材循環再利用 開創農業新契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茶改場)配合「循環農業成果列車」之活動,於本(109)年 10 月 14 日假南投縣魚池鄉「喝喝茶 台灣香日月潭紅茶廠」辦理「茶葉資材循環再利用成果展示會」。該場表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循環農業成果列車」的方式,於本年 10 月 6 日至 11 月 3 日期間,舉辦一系列記者會、發表會、觀摩會或教育訓練課程等,展示循環農業計畫執行成果;期望藉由此次交流活動,能加深大家對循環農業的認識,共同朝向兼顧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之永續經營方式而努力。

茶葉資材循環再利用 開創茶葉副產物新利基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指出,循環經濟為臺灣農業新政策的主軸,在資源循環永續的前提下,進行農業資源的加值利用與產業創新。近年手搖飲及罐裝茶飲因方便飲用,廣受年輕族群的歡迎;相對的,茶飲料加工衍生出的茶渣廢棄量也大幅增加,目前茶渣之循環再利用主要以堆肥為主,該場分析經過茶湯萃取後之茶渣,仍含有茶多酚、大量纖維素及蛋白質可供利用,遂於 108 年及 109 年與畜產試驗所彰化種畜繁殖場合作,利用南投縣魚池鄉生產之大葉種紅茶茶渣添加於白羅曼鵝飼料中,研究結果發現紅茶茶渣可作為白羅曼鵝部分纖維補充來源,並顯著降低白羅曼鵝血液中總膽固醇約 6.6% 及三酸甘油酯含量約 18.44%,並可降低養殖飼料餵食量約 20%,極具開發作為飼料添加物之利用潛力,有助於減少茶渣廢棄量及加值利用。

此外,該場利用茶葉精製加工過程中,所篩分下來的茶葉粉末,透過造粒技術進行造粒,製成茶葉枕頭,其具農業資材加值循環再利用特性,且產生加工加值效益,化為新興商機。該場研發新型茶葉枕使用未經沖泡過的茶葉粉末進行造粒,故保留原有的茶葉香氣,且茶粉經造粒(直徑 0.4cm、長 1.5cm)後,具有一定的硬度,製成的枕頭具有良好的支撐力且圓柱型適合做枕頭填充材料,不易塌陷。造粒過程可以不添加化學黏著劑,僅利用水為媒介即可將茶粉末進行造粒,環保又實用。

有機茶園正夯 茶園生態豐富的多樣性是環境指標

茶改場進一步說明,有機農業可維護生態環境及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近年來因環保、健康意識興起,農業活動的操作模式與自然環境的關連逐漸倍受重視,蜘蛛是農業生態系中重要的天敵生物之一,對抑制害蟲發生、維持生態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該場於 108 年調查魚池鄉有機和慣行茶園兩種不同耕作模式下蜘蛛的多樣性,在有機茶園樣區共調查到 834 隻次蜘蛛,慣行茶園樣區則調查到 628 隻次;根據統計分析結果,有機茶園的蜘蛛數量顯著高於慣行茶園,並呈現較高的物種豐富度。此外,在調查過程中更發現了濟州新安蛛(Neoantistea quelpartensis)、陰溝瘤胸蛛(Ummeliata feminea)、橫窩擬肥腹蛛(Parasteatoda transipora)、多斑普氏蛛(Ummeliata feminea)、波氏緬蛛(Burmattus pococki)等臺灣新紀錄種的蜘蛛。茶改場場長蘇宗振強調,有機茶園管理注重環境的友善共存,而病蟲害防治及雜草防治上亦採用非農藥或生物防治之方式,具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及兼顧消費者健康的多重效益。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