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深耕新南向/衝刺電商 拚多角化經營

2020-10-26
經濟日報授權轉載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世界台商總會名譽總會長李芳信。(經濟日報提供)
世界台商總會名譽總會長李芳信。(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訊)採訪當天,馬來西亞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再度上升,而被台灣從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剔除,面對這個不受控的疫情,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李芳信感性指出,「感謝來自台灣政府的關愛」,在疫情爆發以來,台灣政府不僅透過駐馬來西亞代表處送來口罩,僑委會也提供身體健康遠距檢查治療表,時時關心海外台商的健康情形。

此外,針對海外台商因疫情衝擊影響企業營運,李芳信指出,不僅僑委會透過「海外信用保證基金」,開辦相關紓困措施來協助大家,同時,政府也給予續約、簽約上的彈性放寬,過去都要飛回台灣親簽,但現在亦可透過遠端視訊親簽,不一定得回台灣簽,而這也慢慢形成了一個新常態,讓海外台商更方便。

李芳信指出,目前在馬來西亞的台商約有1,700間企業,2萬至3萬台商和眷屬,主要以外銷事業為主,並以電子業為大宗。不過,由於馬來西亞對服務業相對開放,因此不少台商也到當地經營台灣小吃、珍珠奶茶…等生意。

面對仍看不到盡頭的新冠肺炎疫情,李芳信表示,對產業的影響總括來講都是差的,就算不是陷入困境,超過70%都在度小月,以馬來西亞台商來說,尤以家具業和建築業受創最劇。

此外,李芳信也提到,美中貿易戰雖然對東協各國的台商來說是「利多」,因為不少中國大陸台商撤退到越南、印尼,也有一部分來到馬來西亞,因為來不及在當地蓋新廠,因此便對原本就已在當地經營的台商來說,產生了轉單效應,增加既有產能,趕緊外銷,使得東協台商因此受惠美中貿易戰,生意大好。

不過,李芳信特別提醒,美中貿易戰「回不去了」,會轉好也好不到以前的樣子,尤其現在東協各國的土地,特別是工業用地都在飆漲,對既有的台商不會有影響,但新進的台商卻要付出比以前更高的成本代價。

面對後疫情時代經貿交流的改變,李芳信表示,以馬來西亞來說,商務旅行不是驟減,而根本是歸零,縱使持工作證可以出國,但是居家檢疫來回就要28天,你總不可能出國工作只有二天,所以現在的商務行程規劃至少都要一個月起跳。

此外,李芳信也建議企業經營者在面對疫情衝擊和暫不可能停火的美中貿易戰,不妨可多利用一些線上資源,僑委會經濟組就曾經辦過一些講座,邀請學者專家或企業家來做專業建議和實務分享,建築業的有建築業的因應之道,家具業、農業…等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對策,企業經營者可從資訊的獲取過程中,為自己的企業找出機會點和新出路。

同時,李芳信並強調,多關注並投入更多資源在「電商銷售」部分,是有其必要性的。李芳信指出,以他自身事業為例,即使他是賣藥的現在也要做電商,尤其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更應加速電商布局的腳步,今年他便投入較往年多出新台幣1,000萬元、2,000萬元在電商投資上,很明顯的電商業績至少提升200%、300%。

針對疫後的經濟復甦評估,李芳信表示,待全球疫情趨緩,至少也要一、二年才可能恢復到以前的水準。不過,無法開拓新客戶是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宜針對舊客戶進行相關多角化經營。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