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深耕新南向/台商新南向 信保基金當後盾

2020-10-26
經濟日報授權轉載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世界台商總會名譽總會長施至隆。(經濟日報提供)
世界台商總會名譽總會長施至隆。(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訊)在9月下旬,專訪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施至隆的這天,總會正在進行下下屆總會長的投票,施至隆說,這次可是26年來頭一遭,以線上通訊方式進行投票。

另外,今年9月底舉行的台商年會也從以往的三天縮短為二天,過去的千人大聚會,今年則只有近400人與會,施至隆說,這符合國內公眾集會不能超過500人的規定,但也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仍在,且持續中。

疫情衝擊嚴重

長年旅居新加坡的施至隆說,疫情對新加坡的影響很大,4月7日起一直到6月初,實施長達八、九周的「阻斷措施」,餐廳都不能開,只能外賣,商店除了必要服務,如與食品、醫藥有關的之外,服裝、百貨公司都必須關閉,生活相當不便。

整個新加坡的經濟、商業活動都面臨問題,施至隆說,對當地台商來說,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則是「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因為過去大家已習慣一起工作,居家上班,有的員工電腦比較舊,沒辦法和公司的資訊系統相容,有的則是臨時買不到電腦,還有年紀愈大的員工愈不想在家上班,這些問題,他的公司也發生,但仍必須做調整,而在新加坡實施「阻斷措施」期間,只有15%的就業人口在工作地方工作,有超過80%居家上班。

面對疫情帶來的衝擊,施至隆很感謝台灣政府透過信保基金,以提高信保基金擔保額度的方式,來幫助新加坡的台資企業。根據施至隆的觀察,在新加坡的台商,以建築業所受到的衝擊最大,可說是整個停擺。

除了今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施至隆說,台商從2018年底就開始面對美中貿易戰的挑戰,大家原以為透過貿易談判就可解決,未料至今還是無解,不過,美國和中國大陸對抗,雙方都想要拉攏東協各國當夥伴,因此對於東南亞的台商來說,美中貿易戰的衝擊並不大。

美中矛盾擴大

施至隆指出,美中貿易戰讓大家思考的是「不用太依賴中國大陸」,而這對傳統行業、電子業的衝擊尤其明顯,去年7月他也曾帶團拜訪AIT副處長,感覺到美國希望把關鍵零組件放在對美國比較友善的國家之內,台灣、南韓二國可說是電子業的受益者。

不過,施至隆特別提到的是,這次疫情,讓美中兩強之間的矛盾又再擴大,這才是接下來要面臨的另一大難題。

關於疫後全球經貿情勢的新變化,施至隆表示,美中二強國把原本單純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政治化」了,而商人最怕的就是「不確定性」,這對於後疫情時代,無疑是雪上加霜,而且短期間也看不到解決方案。

不只美國,施至隆進一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西方國家都感受到,中國大陸是不可靠的,而且這牽動的,還遠遠超過疫情本身對人類的影響,但商人最需要的是可預測性、可計畫性的未來。

摸著石頭過河

施至隆表示,海外台商多是中小企業,沒有接近核心,但帶給他們台商普遍的感覺是「不確定性增加許多」,此時很難做長遠打算,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施至隆也以自身為例談到,短短二個月,他已經做了五次採檢,真的會覺得麻煩,對商務人士而言,實在太過繁瑣。施至隆也指出,以前他幾乎每個月都出國一到二次,但他預計這次離開後,短時間內應不會再回到台灣,同樣的情形,當然也發生在其他台商身上。同時,台商們也意識到,疫後和客戶聯繫方式也要改變。此外,居家上班、視訊會議,也是必然趨勢。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