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非洲國家因疫情債務加重 升高中國貸款戰略風險

2020-11-07
央廣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中國為擴展全球影響力,向許多發展中國家提供數千億美元貸款,然而今年初爆發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各國債務加劇,與中國債務關係密切的多個非洲國家經濟陷入困境,尚比亞更傳出債務違約(Debt default)窘境,非洲債務危機也使得中國的對外貸款戰略風險升高。

疫情致非洲債務危機 尚比亞恐現債務違約

中國政府為擴大全球影響力,過去20年間向許多發展中國家提供借款,以貸款戰略增加對這些國家事務的話語權,其中在非洲大陸,中國已成為最大的債權國,甚至在2013年北京當局推出「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倡議後,更加強化對非洲國家政府及國有企業的金錢攻勢,至今已借出約1,520億美元。

然而隨著COVID-19疫情大流行,非洲各國承受債務負擔加重的龐大壓力,其中尚比亞因為無法償還債務,可能出現非洲大陸20年來的首次主權債務違約。

「非洲商業」(African Business)雜誌引述挪威「克利斯欽邁可森研究院」(Christian Michelsen Research,CMI)高級研究員裘內蘭德(Elling Tjønneland)指出,「許多非洲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對於經濟收入以原物料出口為主的這些非洲國家,受到COVID-19疫情衝擊,原物料價格下跌,經濟遭受衝擊,未來幾年的前景一片黯淡」。

他因此指出,即使非洲各國政府想努力償還對北京的欠債,但在疫情加重債務危機的情況下,反而可能出現債務違約的嚴峻危機。

暫緩非洲國家償債 中國面臨困難抉擇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全球貧窮國家對20國集團(G20)成員國積欠的雙邊債務(bilateral debt,指銀行與銀行之間因信貸往來所產生的債務),比例已從2015年的45%上升到2019年的63%,其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的多個國家,中國是最大債權國。

20國集團為保障COVID-19疫情大流行衝擊下的全球經濟,發起「債務暫緩償還倡議」(Debt Service Suspension Initiative, DSSI),暫緩全球73個最貧困國家向20國集團成員國及其政策性銀行的雙邊債務償還期限。

然而北京對於這項暫停非洲債務國家的償債計劃,參與意願並不高。

對此,「紐約時報」指出,中國對於配合暫停或減免債務計畫,面對困難抉擇。中國政府如果重組或是免除這些國家的貸款,可能會對本國金融體系帶來壓力,並激怒也深受經濟放緩之苦的中國人民。

對外方面,因為北京當局對COVID-19疫情的處理引發全球憤怒,此時若要求這些國家還款,可能會阻礙中國擴大對非洲影響力的戰略,並遭受國際社會責難。

非洲債務危機 升高北京對外貸款戰略風險  

若從另一方面觀察,非洲國家近來出現的債務危機,也凸顯中國對外貸款的分散性質(fragmented nature)與不透明。

中國政府經常由多家本國銀行對某個國家的不同機構或政府組織放款。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中國對安哥拉放款為例,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以貿易匯率(commercial rate)對安哥拉國有石油企業「索南高」公司(Sonangol)放款,另由中國進出口銀行(China Export-Import Bank)以優惠利率(concessional rates)對安哥拉政府提供借貸。

這種作法使中國銀行與非洲國家的借貸合約內容不僅有差異,貸款訊息也零散及片面。世界銀行(World Bank)總裁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指出,若仔細檢查中國與這些非洲國家簽下的借貸合約,許多情況下,不僅貸款利息很高,合約的透明度也很低。

「金融時報」引述尚比亞分析師西姆巴(Trevor Simumba)指出,中國的對外貸款戰略存在風險,若是不改變作法,將在非洲國家衍生出難以進行重組的龐大債務,甚至也連帶導致中國國有企業面臨違約風險。

中國為擴張對全球的影響力,以較為不苛刻的貸款條件吸引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借款,再利用這類廉價的秘密貸款,掠奪非洲資源。但是一場席捲全球的COVID-19疫情拖垮這些非洲債務國的經濟,甚至出現債務違約危機,反而升高北京對外貸款戰略的風險。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