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從RCEP、APEC到台美經濟對話 區域經貿力量與政治主權的角力

2020-11-25
央廣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廣義的亞太區域 (Abrahamic Faiths, Wikimedia Commons)
廣義的亞太區域 (Abrahamic Faiths, Wikimedia Commons)

近期,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議題受到矚目,《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啟動,涵蓋東協十國、中、日、韓、澳及紐等15個國家,在本月(11月)15日開始實施;緊接著,馬來西亞所主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視訊部長會議,擘劃了「後2020願景」及持續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以及將於20日登場的「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Taiwan-US EPPD),不但刻劃了「經貿力量」與「政治主權」的角力變化,更攸關著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走向。

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下的區域主義發展

當然,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本來就深藏著大國政治權力運作的痕跡,縱然所涉及的議題聚焦在經貿層次,但如何透過「國際建制」(International Regime)來提升「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的能力,是強權國家必定思考的路徑,所指的便是中國與美國的相互競逐。更深層來,區域合作反映了「區域認同與意識」(Regional Awareness and Identity),存在「開放」與「封閉」之間的擺盪,在20年前便有「東亞區域主義」(East Asian Regionalism)的討論。

簡單來說,有關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主要包括:「亞太主義」(Asia-Pacificism)、「東亞主義」(Asianism)及「東協主義」(Aseanism)等三種,主要的區別在於區域化、區域認同、國家為主的整合及區域凝聚力等,若就開放性的程度而言,「亞太主義」更甚於「東亞主義」及「東協主義」,這直接影響了不同區域主義在推動區域合作的進展,也必然讓區域化的發展有了不同的進度,直白地說,RCEP就是一種從東協主義為核心,但往東亞主義傾向的區域發展形式,更可以說這是以中國為核心的區域整合模式。

中國主導下的RCEP 從開放走向封閉

RCEP是以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為主要目標的自由貿易協定,對台灣的影響早在2012年啟動談判時便有了許多評估分析,多年來所聚焦的討論多在台灣若被排除在關稅減免的行列中,勢必許多產品出口會因而失去市場競爭力,進而對台灣經濟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當時各種經貿影響的模型推估是有其客觀的參考價值。然而,歷經八年的談判有成,但是國際情勢卻已丕變複雜化,尤以「中國崛起」的「紅色供應鏈」效應正在下滑,加上非經濟因素的衝擊讓區域經濟事務的優先順序有所重整。

換言之,近年來中國經濟已有不如當年勇的跡象,許多區域內國家早已有「多元佈局」的心理準備,這削弱了中國「順勢」主導區域合作的影響力;此外,過去四年來,美國對「中國的全球化」感到擔憂,加快反省「對中政策」的步調與方向,那麼可以預見的未來,美國並不會放任中國在亞太區域內建構封閉性的區域主義,轉進「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會是一個選項,這延續著過去主張APEC成立FTAAP的路線。

美中的角力關係 台灣要凸顯對全球共生的貢獻

非經濟性的變數會是亞太區域不可忽略的面向,首重之重便是COVID-19的疫情防制與經濟動能的復甦,從今年的APEC部長會議便可以發現,針對貿易與投資領域的討論都聚焦在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傳統經貿自由化議題不再獨佔鰲頭,反而有了成立「APEC COVID-19即時線上資訊交流平台」的共識,連帶著更關注在數位經濟、創新永續與包容性的議題,這都是邁入後疫情時期的主要經貿課題;與此同時,台美即將舉辦的對話也將會就雙邊公衛、疫苗試劑及高科技領域等議題進行研討,甚至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若美國新政府積極運作亞太區域的合作,台灣可以透過雙邊關係來拓展參與多邊的機會。

具體而言,中國在RCEP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傾向將非亞洲國家排除在東亞經濟整合之中,尤其是美國,中共意圖將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從開放性帶往封閉性,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區域主義;同時,中國也會結合「多邊主義」(Multilateralism)、「雙邊主義」(Bilateralism)及「協商式的單邊主義」(Concerted Unilateralism)等不同層次的途徑來保持對外的彈性,並維持在區域內的地位與影響力。

面對亞太區域政經發展的現勢,台灣必須思考宏觀與微觀並進的戰略思維,宏觀面確切掌握美國新政府採取多邊主義的區域佈局模式,微觀面需凸顯台灣防疫成效、民主法治對區域經貿共生合作的貢獻,尤以價值相近的供應鏈體系會是台灣未來融入亞太、鏈結國際的重要切入點。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