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線上體驗臺灣文化 菲晨光中學學子收穫滿滿

2020-11-27
菲華文教中心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僑務委員會海外青年臺灣線上體驗班」專長老師授課。
「僑務委員會海外青年臺灣線上體驗班」專長老師授課。
該活動特地介紹「臺灣香腸」小吃。
該活動特地介紹「臺灣香腸」小吃。

菲律賓晨光中學高中部於11月16日至21日協辦「僑務委員會海外青年臺灣線上體驗班」,舉行為期五天的中華文化班—靜思茶道、民俗藝術、臺灣小吃、民族舞蹈、華語歌曲等班,並邀請到學有專長的老師來擔任講師;有陳淑芬老師、陳盈如老師、李美齡老師及靜思茶道師資團隊、楊秀惠老師、廖玲芬老師、黃雪芳老師及林燕燕老師;五天的活動並由校長黃思華親自主持,而該校高中生在五天的學習中獲益良多,體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無形中也提高他們對學習中文的興趣。

第一天課程—靜思茶道,陳盈如及李美齡從靜思茶道歷史與課程開始講述,接著認識茶具、茶葉種類,小壺、大壺的泡法,茶花的實作欣賞,茶食的選用,禮的規範、樂的薰陶,茶事人文、八種茶事特性,將家庭茶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宗旨在於培養具有教學能力、行政能力、佈置功力的師資群。

第二天課程—民俗藝術,楊秀惠首先介紹民俗或民間藝術是藝術的一種。指的是與特定文化脈絡或社區密切關聯,受到傳統方法或原則引導而產生出的藝術與手工藝術,包含繪畫、陶瓷、織品、雕塑與其他藝術形式。

第三天課程—臺灣小吃。廖玲芬在上課前,播放了一小段影片,介紹臺灣小吃。影片除了介紹臺灣濃烈的人情味,更有許多令人讚嘆的美食。廖玲芬就開始教學生如何製作燒賣、鹹酥雞及珍珠奶茶,從準備的料理到製作過程,既方便又簡單,容易著手,又是大眾喜歡的小吃飲料。廖玲芬也鼓勵學生若學會了,也可以做為謀生之道。

第四天課程—民族舞蹈。黃雪芳介紹民族舞蹈,是一種起源於人民生活中的肢體動作語言,又稱身體語言,以日常活動抽象化為表現形式。亦可稱為土風舞、民俗舞蹈。不同於著重表演的芭蕾舞或是制式化的運動舞蹈,土風舞源自於各國、各地不同環境、種族及風俗,與各國的特色音樂服裝也有相互的搭配,表現形式十分多元。黃雪芳教導了學生臺灣山地舞及功夫舞,學生在電腦跟著老師動起來,老師用中文一邊解譯每一個動作要如何做,學生不僅學到了舞蹈,中文能力也隨著提高了。

第五天課程—華語歌曲。林燕燕為菲華僑社的著名歌手,此次擔任講師,深受學生們的歡迎。林燕燕首先講述從民間古代樂器、至古時候的琴棋書畫及六藝、到京劇、臺灣歌仔戲、泉州南音,直今日的華語歌曲。之後再介紹華語流行音樂,或稱國語流行音樂、華語歌曲、國語歌曲、普通話歌曲,是泛指用華語、國語、普通話或其他北方方言演唱的流行歌曲。最後,林燕燕指導學生們如何唱好一首中文歌,傳授了一些小技巧,並鼓勵學生以後多接觸華語歌曲,不僅好聽,又可以藉此學好中文。

五天的課程,在第六天結業式後圓滿結束。相信五天的課程,給了晨光中學學生們一個難忘的體驗。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