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屍體胃內有口罩 防疫救星淪生態殺手

企鵝屍體胃內有口罩 防疫救星淪生態殺手
自從各國紛紛開始強制在公共場所戴口罩防疫後,全球各地就經常在人行道、水道與海灘發現用後即丟的一次性外科手術口罩,這種拋棄式口罩薄薄的防護材質,得要好幾百年才能分解。
善待動物組織(PETA)人員福魯諾(Ashley Fruno )告訴法新社:「口罩無法很快消失於自然環境,當我們丟棄後,這些東西會對環境與一同生活在地球的動物造成傷害。」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近郊的山林,人們看到獼猴咀嚼廢棄口罩已斷掉的帶子,英國「皇家愛護動物協會」(RSPCA)在英格蘭東南部的切姆斯福德(Chelmsford)救出一隻腿部被口罩帶子纏住達一週的海鷗,還一度登上英國媒體頭條。
但廢棄口罩對環境構成的最大衝擊可能發生在水中。環保團體警告大量用後拋棄的口罩、乳膠手套與其他醫療防護器材,以各種不同方式流入早已受到汙染的河、海。
根據環保團體「海洋亞洲」(OceansAsia)的資料,去年有超過15億只口罩流入全球海洋,相當於新增6200噸海洋塑膠汙染。
巴西保育人士在被沖上岸的企鵝屍體胃內發現口罩,在邁阿密外海也有河豚因口罩而喪命;法國的非營利組織「海洋清潔行動」(Operation Mer Propre)去年9月在鄰近地中海的鹹水潟湖,發現一隻困死於口罩裡的螃蟹。
總部設於美國的非政府組織「海洋保育協會」(Ocean Conservancy)首席科學家雷納德(George Leonard)表示,口罩與手套對海洋生物來說麻煩尤甚,「這些塑膠製品在天然環境分解後,會成為更小的顆粒,然後進入食物鏈,衝擊整個生態體系」。
相關新聞
-
2021-03-09 新冠肺炎新聞 越南通報疑似台灣移入病例 第2次檢驗才呈陽性
-
2021-03-09 新冠肺炎新聞 世衛COVAX配送疫苗 首批110萬劑抵印尼
-
2021-03-09 新冠肺炎新聞 持疫苗接種與陰性證明者 泰國下月起縮短隔離為7天
-
2021-03-08 新冠肺炎新聞 委國總統馬杜洛帶頭 公開接種俄羅斯疫苗
-
2021-03-08 新冠肺炎新聞 帛琉旅遊泡泡有譜 防疫擬採團進團出、入境快篩
-
2021-03-08 新冠肺炎新聞 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分別自印度、菲律賓入境
-
2021-03-07 新冠肺炎新聞 路透:AZ疫苗據信有效對抗巴西變異病毒
-
2021-03-07 新冠肺炎新聞 新增7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自印尼及菲律賓入境
-
2021-03-07 新冠肺炎新聞 加拿大將批准嬌生公司一劑式COVID-19疫苗上市
-
2021-03-06 新冠肺炎新聞 義大利阻AZ疫苗出口澳洲 歐盟疫苗監督計畫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