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防疫國家隊】專題報導/ 台灣口罩生產世界第二 維繫產能有如軍隊駐紮

2021-01-20
中央社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口罩成為民眾外出必需品。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口罩成為民眾外出必需品。
工具機業者派出公司菁英迅速完成任務,創下一個月內完成60台,堪稱是台灣史上最快組裝口罩機紀錄。
工具機業者派出公司菁英迅速完成任務,創下一個月內完成60台,堪稱是台灣史上最快組裝口罩機紀錄。

從口罩機到口罩生產,產業界發揮齊心合作是原因之一,但是回歸產業環境觀察,台灣保留能量才是最為關鍵。當疫情肆虐時期,誰有自主產能,誰就能建立防疫線。

武漢肺炎疫情從亞洲延燒到歐美,席捲成全球大流行,就在3月,台灣堪稱創下史上最快建置防疫口罩產能紀錄,60台口罩機一個月內組裝完成,讓台灣搖身一變成為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國,見證建置過程的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賴永祥說,「因為火種還在」。

武漢肺炎從農曆年前爆發以來,至今疫情尚未停歇,若定義中國為第一波傳染起源,隨後病毒傳至歐洲國家,演變成第二波大流行,台灣在3月中旬確診病例破百例,儘管恐慌心態蔓延,國內卻一點也不擔心口罩會缺貨,原因無他,現階段台灣口罩日均產量達到1,300萬片。

擅長領域分工組裝 工具機業變身口罩機廠

時間拉回今年2月,經濟部透過機械公會號召工具機業者,協助組裝口罩機台,業者聽聞是救人救命任務,自然不會推諉。但問題來了,工具機業者平日沒碰過口罩機,又該如何短時間內組裝完成?

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周大鑫表示,雖然都是工具機產業,但彼此有區分應用產業類別,舉例來說,這次加入口罩國家隊的部分工具機業者,有些是承接金屬材料加工業的車床與銑床等機械設備訂單,與口罩機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因此,經濟部指揮三大法人,包括精密機械發展中心、工研院機械所與金屬工業中心,事先調查各個工具機業者擅長領域以及分配組裝流程。

賴永祥解釋,權和與長宏等口罩機台業者,過去是自己組裝完成並交貨給製造口罩的業者,如今機台組裝工作多數要交給前來幫忙的工具機業者,就必須開始分配工作內容。

當時組裝工作總共切割為九個工段、32個組裝站,依據每家工具機業者擅長領域,分配於合適工段與組裝站,雖然是來幫忙,透過將組裝內容與每個工具機業者擅長領域配對起來,學習曲線快,才能發揮最大產能效益。

不過,由於大家都是初次合作,瀧澤科技總經理戴雲錦曾提及,自己派出的工程師都是百萬年薪等級。言下之意,瀧澤前來協助組裝均為資深工程師,而非菜鳥工程師。

  「資深工程師各項技能比較熟練,一旦遇到問題,因為經驗充足,比較能解決問題;不過有趣的是,畢竟是被叫來完成任務,什麼事情都得做,現場多半為配線、鎖螺絲等工作內容,可以說是課長、經理等中階主管跳下來做新人工作」,賴永祥說道。

派出公司菁英、分配工作內容迅速完成任務,創下一個月內完成60台,堪稱是台灣史上最快組裝口罩機紀錄。

保留產業能量是關鍵 疫情肆虐即時投入防疫

產業界發揮齊心合作是原因之一,但是回歸產業環境觀察,台灣保留能量才是最為關鍵,從工具機產業到口罩機,一旦缺少一個環節,即使派出資深工程師,也做不到。

周大鑫分析,如果台灣沒有口罩機產業,無法協助工具機業者快速進入狀況;如果沒有工具機業者協助,單憑口罩機廠商全部人力都投入,也無法一個月內完成60台,這是環環相扣的。

他進一步說,全球僅剩中國、韓國與台灣仍有生產口罩機,歐美國家早已不生產口罩機,當疫情肆虐時期,誰有自主產能,誰就能建立防疫線

「因為火種還在」,賴永祥說,讓台灣有幸快速建構口罩產能。雖然難以斷定歐美大國是否會仿效台灣做法,但是他肯定,如果真要執行,也很難刷新台灣紀錄。

同樣邏輯也能複製在口罩製造業,老牌口罩工廠─中國衛生材料生產中心,第二代董事長張豐聯表示,自己會預備30%產能與人力,就是為了因應緊急突發狀況,當前疫情肆虐,中衛產能立即投入防疫戰線。

張豐聯會這樣思考,源自於中衛創辦人張炎東的經營理念,早年台灣醫療器材100%依賴進口,又以95%來自日本為大宗,張炎東認為,台灣必須有自製能力滿足國內需求。

如今大規模傳染病再度襲來,堅守維繫台灣產能宛如駐紮軍隊,在關鍵時間點發揮即戰力。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