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第十一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總結

2021-01-21
行政院教育科學文化處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第十一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總結
第十一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總結

第11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於109年12月23日圓滿落幕,依循「科學技術基本法」的規定,每4年召開1次的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是政府訂定未來科技政策與國家科技發展方向的依據。本次會議結合虛實多元管道,總參與人數3天計約20萬人次,出席現場討論者達2,149人次,以產業界代表(占比39%)居多,學研界(占比38%)次之,透過跨界、跨世代與跨領域的交流溝通,充分徵詢各界的看法與意見。


一、扎根在地,回應產業及社會需求


本次會議在籌辦之初即透過地方或專家的工作坊、各界代表訪談、公民集思活動等,檢視臺灣未來將面對的全球趨勢與挑戰,確立「臺灣2030—創新、包容、永續」的願景,形成初步議題架構後,再召開議題小組會議、意見領袖會議、立法委員座談會,以及4場分區預備會議等廣泛徵集意見,確立重大需求及關鍵策略,並藉由3天的大會討論,凝聚各界共識,精進策略內容及推動方向,讓科技政策能更契合產業及民眾的需求。


二、接軌國際,形塑我國科技發展藍圖


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甫發布的「202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特別版」指出,因應後疫情時代,各國須善用科技助力,同時要重視永續性及包容性,推動經濟成長與轉型,呼應本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的願景。此外,WEF提出新經濟體系須重視人力資本、創新生態系、市場與環境便利性,亦扣合本次會議的4大關鍵議題,包括:一、人才與價值創造方面,須推動跨域共融,活絡科研能量,厚植優質人力資本;二、科研與前瞻方面,須回應社會需求,布局關鍵技術,維持全球創新地位;三、經濟與創新方面,須擴散科研效益,加速產業轉型,支持國家核心戰略產業;四、安心社會與智慧生活方面,須善用數位科技,增進全民福祉,打造安心安全的包容社會。再再顯示我國的科技發展政策,能夠順應國際趨勢,共同邁向相同目標。


三、連結未來,邁向創新、包容、永續的2030願景


本次會議從「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出發,將公民關心的議題納入大會討論。3天大會的重要結論涵蓋:一、鬆綁法規,彈性薪資結構,提升國際競才誘因,並鼓勵女性投入科研活動,善用科技重返職場發揮長才;二、鞏固基礎研究,鼓勵民間參與,推動需求導向的跨領域研究,以及加強人文與科技的融合;三、強化科技實力,落實循環經濟,發展多元再生綠能,並加速優化新創環境,加速科研成果商業化;四、加強氣候變遷與減碳議題的科技研發,發展精準健康與大數據產業應用,以及運用科技建置全齡友善之生活環境。
展望未來,科技發展需以人文社會關懷為基礎,作為驅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環境永續的動力。本次大會結論將形成未來4年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將由部會署協力落實計畫推動,致力實現創新、包容、永續的臺灣2030願景。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