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不怕疫情阻交流 新南向企業臺商 改變經營之道

2021-02-02
本報訊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關鍵字
劉樹添籲鼓勵回臺設總部 助海外臺商轉型升級
劉樹添籲鼓勵回臺設總部 助海外臺商轉型升級
蘇春生推廣智慧農業 盼政府派員至馬國輔導
蘇春生推廣智慧農業 盼政府派員至馬國輔導

「我太太說,你已經六個月不回來(泰國),現在又不回來(泰國),吵著要跟我離婚!!」拿家務事公開自嘲,在泰國從商超過三十年的劉樹添,嘴裡開著玩笑,心裡惦記的還是留在泰國的家人,去年六月他隻身回到臺灣,原本預計一個月後就要返回泰國,無奈新冠肺炎疫情不退燒,恐怕連今年過年都無法跟家人團聚,只能每天靠視訊傳情;儘管思念,但劉樹添說,留在這兒很放心,因為臺灣的防疫成果,堪稱全球模範生,「防疫成功,反而把臺灣的形象顯現出來,現在每個國家都能看到臺灣的努力,這是很好的機會」。

疫情衝擊全球產業鏈,肩負全球僑胞服務的僑務委員會,也成為臺商最強大的避風港,從去年九月推出紓困3.0整合方案提供融資紓困,同時透過海外信用保證基金,讓臺商在有需要的時候,能獲得最即時的紓困援助。畢竟對臺商來說,疫情當前,心臟得夠強,像劉樹添除了要穩固在泰國的琺瑯鍋壺本業之外,去年七月又接下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的總會長,肩負的責任更大,面對壓力,劉樹添用一貫的笑容應戰,認為政府應該把握機會,鼓勵新南向國家的中小企業臺商回臺灣設立總部,負責研發,接單,建立品牌,劉樹添表示,臺灣有這麼多的資源,斷了很可惜,他也沒閒著,一方面密切和臺北市政府與桃園市政府接觸,計畫蓋一棟臺商大樓,一方面也呼籲政府該提出獎勵措施,像是給臺商租稅優惠等等,因為這波疫情衝擊,傳出已有不少老臺商決定返鄉,把資金留在臺灣。

過去奉行的商場法則,似乎在這波疫情下都不管用,馬來西亞柔佛州臺商商會會長蘇春生,感受同樣深刻。2018年在馬國從賣紅磚材,轉型做智慧農業,卻受到疫情衝擊,營收大砍七成,「現在當地等於是鎖國,經濟活動這半年都停滯,連吃個飯都只能外帶,不能坐在餐廳裡用餐」。蘇春生原本想向當地銀行借錢轉圜,無奈銀行對外國廠商借貸的規定卻很嚴格,「現在也只好先撐一下,辛苦一點了。」

一句「撐一下」,也不知道到底要撐多久,蘇春生對疫情有感而發,因為馬來西亞新冠肺炎確診例突破3千人,有6個州進行封鎖,連醫療系統都瀕臨崩潰,蘇春生嘆,在當地的聚會都得被迫暫停,對比之下,臺灣政府的警覺性高多了,「會提前佈署,甚至在醫療體系和健保上,都能夠連結到出入境的控管,這點是國外的政府做不到的。」而說到連結,其實僑委會在醫療方面,也早就利用新科技把臺灣與僑界”攬牢牢”,像是與衛生福利部攜手合作建構的「健康益友APP」,就能隨時守護僑胞健康,也透過臺灣醫療的遠距諮詢,隨時提供臺商最有保障的服務。

從西裝口袋拿出一瓶奈米噴霧,蘇春生在雙手各噴了幾下,他自豪的說,這是臺灣工研院生產的,可以殺菌抗病毒,去年三月回到臺灣後,買了就隨身攜帶,還購入一千罐打算送給馬來西亞的臺商朋友,可惜就在要入境馬來西亞前,被當成管制品,通通被沒收。

這次回臺灣一待就是10個月,蘇春生拜訪了許多老朋友,也參加了多場與智慧農業相關的活動,發現臺灣發展已經大不相同,他說趁這個機會多學習了解,回到馬國才知道要怎麼改進,他也建議農委會,能夠派員到馬來西亞常駐,落實輔助輔導,才能和當地農業做結合,幫助臺商賺錢。

當人人都是泥菩薩之際,海外征戰多年的臺商,開始尋求改變,是否能化危機為轉機,考驗著這些經驗老道的臺商們智慧。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