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推動台語漢詩吟唱 游錫堃強調此為東亞文明一部分

2021-02-24
中央社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為推廣台語漢詩,立法院日前成立三餘吟社,23日開課,院長游錫堃(後右)出席致詞。(中央社提供)
為推廣台語漢詩,立法院日前成立三餘吟社,23日開課,院長游錫堃(後右)出席致詞。(中央社提供)

(中央社訊)立法院「三餘吟社」台語漢詩吟唱今天開課,立法院長游錫堃說,有人問他身為獨派卻推動台語漢詩吟唱,不就變成統派?他澄清,漢詩是「東亞文明」的一部分,不是說唸了漢詩就會變成中國人。

立法院秘書長林志嘉於1月19日在立法院成立了「三餘吟社」社團,希望能帶動立法院內台語漢詩學習風潮,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學習台語漢詩吟唱,甚至創作。

「三餘吟社」社團名稱中的「三餘」典故出自於三國志董遇傳,為董遇教導學生充分用冬天、夜晚、雨天來讀書的3個餘暇時間。林志嘉指出,取名「三餘吟社」是效法古人讀書都是用吟誦的方式來學習,希望把台語的美保留下來,發揚光大。

立法院「三餘吟社」台語漢詩吟唱利用今天午休時間開課,游錫堃致詞時提及,最近有人問他,說他身為「獨派」,卻推動台語漢詩吟唱,不就變成「統派」?

游錫堃澄清指出,「中華民族」這個名稱,是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於1902年提出,在此之前,唐就是稱為「唐國」、宋就是「宋國」、元就是「元國」、明就是「明國」、清就是「清國」,是征服中原的大國;後來因為用「中華民族」,「唐國」才變成唐朝、「清國」才變成清朝等。

游錫堃說,中華文明事實上是東亞文明,所以包括「漢詩」、「唐詩」、「宋詞」等等,都是「東亞文明」的一部分。

其次,游錫堃指出,台灣文化多元,有來自中國大陸,也有來自日本或其他地方,不管是從哪裡來,包括「漢詩」也是構成台灣文化的一部分。

他說,如果唸「漢詩」就會變成中國人,「那麼我現在穿著西服,不曉得是變成哪一國人?」

他表示,韓國、日本、越南一直在想辦法把漢字改掉,主要是要與中國切割。他說,在這方面,台灣是使用正體字,中共自己則把文字改成簡體字。

他指出,對於任何過去的倫理與文化,都應該要有批判的心態,不是照單全收。他舉例,譬如李白有名的詩「登金陵鳳凰台」,詩中有一句「長安不見使人愁」,「長安不見」是封建皇權思想,所以學習吟唱時候要知道這首詩的文學是很優美,但那是專制時代的詩,其中的專制思想並不符合現今民主政治。

游錫堃說,漢詩吟唱對於台語傳承有幫助,那是一種文學。他也建議,未來除了吟唱東亞文明著名的詩詞之外,也應該多學台灣先賢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一些好詩,如果至少能夠有一半以上台灣的詩詞,對於台灣史和台灣主體性會有幫助。

立法院有羽球社、桌球社、氣功健身社、日文社、家政社、健行社,新成立的「三餘吟社」是第7個社團,社長為林志嘉、副社長為台灣民眾黨立委邱臣遠。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