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經濟模範生】專題報導/台灣去年GDP超亮眼 外媒:防疫佳帶動消費與暢旺半導體訂單是關鍵

2021-03-03
央廣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台灣去年經濟表現超越中國且是亞洲最佳,外媒分析防疫得宜帶動國內消費以及出口訂單暢旺為關鍵因素。圖為高雄港。(台灣港務公司提供)
台灣去年經濟表現超越中國且是亞洲最佳,外媒分析防疫得宜帶動國內消費以及出口訂單暢旺為關鍵因素。圖為高雄港。(台灣港務公司提供)

台灣防疫成績亮眼,去年經濟成長率(GDP)更達3.11%,在各國中尤為突出,《德國之聲》報導認為,正因為台灣防疫表現優異,使得國內旅遊得以恢復,私人消費也被帶動,彌補了國際旅客不足的缺口。此外遠距工作的需求帶動電腦、智慧手機、遊戲機和汽車相關半導體的成長,這讓台灣半導體產業受益龐大,甚至熱度還可望延續到2021年,是讓台灣經濟表現可圈可點的重要原因。

《德國之聲》報導指出,過去10年,人們欽羨中國GDP每年以6%至11%的成長速度,見證著中國一步步走向世界經濟強國。即便去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中國的經濟增速降到1976年以來的最低值2.3%,但這個數字同大部分國家的負增長相比,仍然可圈可點。但同一時間,台灣以3.11%的經濟成長率表現得更為出色。

報導引述新加坡巴克萊銀行亞太經濟學家謝涵涵(Angela Hsieh)看法認為,台灣經濟保持正成長是因為外貿出口強勁,比如半導體行業成長22.1%,而相對同一時期韓國的同類產品僅成長5.6%。

謝涵涵認為,疫情初期,全球商品供應鏈出現嚴重混亂,但隨後因大規模的遠距工作,使得製造供電腦、智慧手機、遊戲機和汽車所使用晶片的台灣半導體產業受益巨大,即便開足馬力,全球晶片仍然供不應求,而這一局面在整個2021年都不會改變。

大中華區出口維持成長為關鍵因素

市場分析機構IHS Markit亞太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比斯瓦斯(Rajiv Biswas)也認為,台灣在疫情期間出口仍然較同期成長4.9%,而來自大中華地區的需求成長15%,是構成其中的關鍵因素。他還說,台灣出口總量中超過40%銷往中國。

去年,台灣半導體業的營業額高達1150億美元,根據Seeking Alpha的數據,龍頭台積電覆蓋全球晶片製造市場的50%以上。2019年年中,川普政府向中國科技公司下達中斷供應晶片的指令後,包括華為、中興在內的科技巨頭開始大批採購晶片囤積。

另一方面,台灣對抗COVID-19疫情的成績出色,迄今感染病毒的人數不到千人,死者呈個位數。巴克萊銀行的謝涵涵解釋道,「台灣對疫情的良好控制為恢復本土旅遊業做出貢獻,私人消費被帶動起來,彌補了國際遊客的不足。」

台灣2021年的GDP成長不太可能再超中國,政府部門預估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以達到4.6%,而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期報告,中國今年能達到7.9%。

晶片需求2021年仍可望保持熱度

但無論如何,全球對晶片的大量需求仍將對台灣經濟增長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上月,因為缺乏晶片,德美汽車廠商如福斯、福特、通用等都不得不臨時停工或者減產。而台灣的晶片廠商為保證供應,春節期間都沒有停產。也因預計今年的晶片需求繼續保持旺盛,台積電宣布2021年追加投資250億至280億美元,較去年提高60%。其競爭對手聯電也宣布增加至少50%的投資。

不過,台灣也有令人不安的因素,像是疫苗接種政策起步晚,施打疫苗也被推遲。作為台灣重要經濟支柱的旅遊業期待疫情過後能夠迎來更多的國際觀光客。2019年,人口2400萬的台灣接待了1200萬海外遊客,他們大部分來自亞洲其它國家,其中中國、日本和香港的遊客佔有的比例最大,而去年疫情爆發後對外籍客人入境的限制將於今年3月部分取消。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