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歐洲二二八紀念活動 駐德代表謝志偉談「德國47社」與臺之緣份

2021-03-04
林尚縈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駐德大使謝志偉線上暢聊德國47社(Gruppe 47)與台灣之關聯
駐德大使謝志偉線上暢聊德國47社(Gruppe 47)與台灣之關聯
駐德大使謝志偉線上暢聊德國47社(Gruppe 47)與台灣之關聯
駐德大使謝志偉線上暢聊德國47社(Gruppe 47)與台灣之關聯

「二二八事件」七十四週年,德、法臺灣協會及二二八事件基金會聯合展開為期一個月,以「歷史記憶為視角,凝視臺灣民主價值」為題的紀念活動。因疫情之故,開幕式改由線上舉辦,與會嘉賓德臺協會會長鄭伊雯、法臺協會會長薛雅俶,帶領歐洲僑民共同參與一年一度推進臺灣轉型正義的跨國活動,僑務委員長童振源在代表致詞中表示,轉型正義的核心是寬恕及歷史記憶的保存,並感謝海外僑民長久以來在臺灣民主化道路上的付出與貢獻。

開幕會後,歐洲觀眾接續在Vimeo影音平臺收看紀錄片《武裝臺中-二七部隊,1947》,影片講述查緝私菸案後,臺中一群熱血青年軍如何抵禦國軍,使平民得以從無差別武裝鎮壓中倖存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影片放映前,駐德代表謝志偉大使也援引戰後德國「47社」的故事,提出文學、電影及藝術在集體記憶保存上的功能與意義。

47社(Gruppe 47)顧名思義,成立於1947年百廢待舉的戰後德國,當時一群作家、文學評論家、出版人等知識份子,有感於納粹時代對文學的審查及迫害,決議聚在一起重啟德國文學新生命及重塑在極權時代被破壞殆盡的文化政治;直至1968年解散前,47社在活躍的二十年間,透過文學作品的出版及評論,討論德國社會的過去、現在及未來,重建德國的人文精神,也進而影響了對世界思潮有巨大變革的六八學運。 在社團成員葛拉斯(Günter Grass)等人以法西斯德國時代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如《鐵皮鼓》(Die Blechtrommel)中,透過作家本人的生命經驗與文學創造力,詳實記錄了一個可能被抹去的時代故事,對德國歷史記憶的重建深具意義。

此外,謝志偉大使也提及德國47社與戒嚴時期臺灣民主運動者,兩者之間的精神關聯與緣份。1991年,社運詩人李敏勇及史學者張炎憲等1947年出生的臺灣人,曾以德國47社為靈感,籌組了一個名為「臺灣四七社」的團體,以國家重建、社會改造為使命;而德國47社的成員如Klaus Walter,也曾透過國際特赦組織,協助營救臺灣威權時期的政治犯。

二二八事件的轉型正義經多次政黨輪替,雖已露曙光,但因歷史債務的釐清仍緊牽當代政局,且社會不同族群對歷史事件的理解也總有落差,因此仍是臺灣社會中存在具敏感性的議題之一,想要去其敏感、正視悲痛的過去,需要身在民主社會中的公民不停息的反思,也需要大量文學與影視作品為當代的人們拼湊過去時代真實的樣貌,除了活動放映的《武裝臺中-二七部隊,1947》,在侯孝賢的《悲情城市》、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還有萬仁導演的《超級大國民》乃至近獲得好評的電影《返校》中,都能找描寫二二八後威權時代的社會樣貌。

米蘭.昆德拉在《笑忘書》中曾寫下「人類與強權的鬥爭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感謝每年二二八的紀念活動與那些多元又深刻的文學與電影作品,喚醒過去的記憶,警醒在任何時空環境下都可能出現在不公不義,也讓人有勇氣挺身而出,爭取更自由與和平的未來。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