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僑務電子報

:::

日治西市場修復 見證台南市集轉型

2021-04-15
中央社提供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俗稱「大菜市」的台南市中西區的西市場,始建於日治時期,是府城著名的市場之一,市府斥資近新台幣2億元、歷時3年半修復完工。(台南市政府提供)
俗稱「大菜市」的台南市中西區的西市場,始建於日治時期,是府城著名的市場之一,市府斥資近新台幣2億元、歷時3年半修復完工。(台南市政府提供)
日治台南西市場修復後,將活化使用,也讓台南舊城區更有看頭,圖為西市場本館內部。(台南市政府提供)
日治台南西市場修復後,將活化使用,也讓台南舊城區更有看頭,圖為西市場本館內部。(台南市政府提供)
始建於日治時期明治年間的西市場,涵蓋本館、原台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外廓賣店共3棟建築,是當時南台灣最具規模的現代化市場,歷時3年半修復完工,讓這座地標得以存續,同時見證台南市集的轉型。(台南市政府提供)
始建於日治時期明治年間的西市場,涵蓋本館、原台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外廓賣店共3棟建築,是當時南台灣最具規模的現代化市場,歷時3年半修復完工,讓這座地標得以存續,同時見證台南市集的轉型。(台南市政府提供)
(中央社訊)俗稱「大菜市」的台南市中西區的西市場,始建於日治時期,是府城著名的市場之一,市府斥資近2億元、歷時3年半修復完工,讓這座著名地標得以存續,同時見證台南市集的轉型。

被列為台南市定古蹟的西市場,座落於台南舊城區,緊臨淺草商圈及小吃美食打卡勝地的國華街,遊客擠爆,周遭延伸各式商家店面,直接構築西門路、國華街、中正路一帶的繁華景象。

嚴格來說,始建於日治時期明治年間的西市場,涵蓋本館、原台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外廓賣店共3棟建築,是當時南台灣最具規模的現代化市場。西市場原是木造建築,因風災倒塌,日治大正年間重建,成為台灣最早使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公有建築之一。

西市場同時是當時台南市區娛樂與民生用品供應中心,香蕉倉庫原來是「魚賣場」,台灣漁業株式會社遷至台南運河旁後,改由台南青果同業組合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度由農會系統接管使用,再逐漸演變成府城人口中的「大菜市」。

百年歲月的洗禮,台南市政府決定修復西市場,也讓這次修復工程成為台南市大規模修復混凝土構造古蹟的首例,歷時3年半,斥資近新台幣2億元。

西市場的修復,對台南古蹟具有指標性意義,在修復技術上運用「層次」概念進行檢測解體,使幾乎全面拆除的古蹟結構,得以達到過半保存的成果,也讓西市場繼國定古蹟台南州廳和台南地方法院後,成為再次成功復原馬薩頂的案例。

西市場特別採用鋼構作為核心進行復原,蘊含新舊融合的特殊美感,另遭遮蔽與損毀的線角、拱心石及牛腿等精美裝飾,也透過傳統匠師妥適修復,呈現工藝美感。

西市場的修復,使這3棟市定古蹟成為台南市集轉型、衛生管理與鋼筋混凝土技術發展的見證者,也讓在地人口耳相傳的「大菜市」得以存續,更是台南人日常生活記憶最深刻的重要地標。

修復後的西市場,將再進行周邊街廓改善、古蹟再利用及商圈活化,且銜接鄰近的河樂廣場、林百貨、全台首學孔廟與台南市美術館園區等景點,形塑城市觀光、人文藝術、休閒慢活的舊城核心區,完成振興中正、淺草商圈的最後一塊拼圖。

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也實地視察,肯定市府相關局處協調攤商及修復古蹟的努力,他期許未來完成「周邊街廓整體改建工程」及「再利用經營與商圈活化」後,為府城帶來可觀的觀光商業效益。

相關新聞

top